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Nature揭秘CRISPR系统的选择识别机制

2015.4.15

  细菌具有一种免疫系统来对抗称作为噬菌体的入侵病毒,也许会让你感到有些惊讶。并且像从单细胞到人类的所有免疫系统一样,细菌免疫系统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要检测出 “外源物质”与“自身物质”的差异。这并不简单,因为病毒、细菌和所有其他的生物都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来自Weizmann研究所和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现在揭示出了细菌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4月13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Weizmann研究所分子遗传学系Rotem Sorek教授说:“在大多数环境中,噬菌体的丰度比细菌要高约10倍。并且像所有的病毒一样,细菌利用了宿主细胞的复制机器来生成自身拷贝。它们不断进化出一些新途径来做到这一点。因此细菌需要非常活跃的免疫系统维持存活。”

  而直到近年,科学家们甚至都还不确定细菌具有一种适应性免疫系统——“记住”过去的遭遇来产生针对性的反应。当几年前一种叫做CRISPR的细菌适应性系统被发现,这种情况才发生改变。CRISPR免疫机制不仅对于细菌至关重要,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也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例如,当前它被用来保护制造酸奶和奶酪的“好”细菌。它或许还会影响我们的未来:科学家们已经想到了如何利用这一精巧的CRISPR系统来“编辑”人类基因组——使得它成为了一种适用于广泛临床应用的简便工具。

  为了记住感染,CRISPR系统从入侵病毒DNA处抓取了一段短序列,将它直接插入到细菌基因组中。一些噬菌体DNA片段被储存在基因组的特定区域中;这些形成了免疫记忆。在随后的感染中,CRISPR利用这些序列构建出了与噬菌体遗传序列相匹配的短RNA链。连接这一RNA的蛋白质复合物随后鉴别出噬菌体DNA然后破坏它。

  选择性很显然是这一系统的一个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Sorek实验室证实,错误抓取自身DNA片段可导致细菌细胞罹患一种自身免疫疾病,攻击它自身的DNA,这对于细菌可能是致命的。Sorek说,在细胞内自身DNA比外源DNA要高约100倍,似乎为比研究人员实际观察到的要更多的错误提供了空间。

  那么CRISPR系统是如何知道将外源DNA而非自身DNA片段插入到免疫记忆中去呢?Sorek和他的研究生Asaf Levy,与特拉维夫大学的Udi Qimron和Moran Goren教授合作详细解答了这一问题,揭示出了CRISPR这一部分过程背后一个复杂的、多步骤机制。

  他们利用质粒——模拟病毒的短、圆形DNA片段,设计了一种实验装置并将其注入到细菌细胞中。这些细菌具有两种称作为Cas1和Cas2的蛋白——是CRISPR系统的组成部分,负责获取外源DNA片段。CRISPR系统成功地将质粒DNA整合到了细菌的基因组中,而“自身”DNA很少遭到攻击。研究小组记录了大约3800万个独立的免疫事件。

  在更仔细地检测这些结果后,研究小组发现CRISPR系统利用Cas 1和2特异地识别了快速复制的DNA。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是噬菌体的一种生存策略,却也是造成它毁灭的原因。

  Sorek说:“不过这仍然不能完全解释CRISPR系统是如何区分自我和非我的。”

  更深入地了解整个过程让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在DNA复制过程中,频繁发生小的DNA断裂;这些断裂召唤了一种DNA修复酶“啃咬”断裂DNA片段。研究小组发现这一修复机器啃咬留下的一些“剩余物”,实际上是CRISPR利用来生成细菌免疫记忆的病毒DNA的来源。但是当这些修复酶遇到一种叫做“Chi位点”的短序列时,它会停止啃咬。这样的Chi序列非常频率地存在于整个细菌基因组中,但却很少存在于病毒基因组中。因此Chi位点也充当了“自我”标记物:当它们存在时会抵制CRISPR机器的活性,但如果缺失它们CRISPR机器就能够利用噬菌体DNA片段。

  因此细菌细胞利用它的正常DNA复制和修复过程鉴别了噬菌体DNA,检测及复查了两种基本的方式都与“自身”基因组不同的新DNA。通过两个CRISPR蛋白Cas1和2的活性,细菌免疫系统可以确保它只将外源DNA添加到了免疫“记忆”中,因此可以激活它的防御。

  Sorek说:“解开细菌免疫系统这个识别自我和非我的谜题,破译了CRISPR过程中这一步骤的确切机制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这种环绕在我们周围,始终无处不在的、看不见的对抗的一些重要见解。在未来利用CRISPR系统的临床应用中或许可以利用细菌这种逃避自身免疫的方法。”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