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心血管科特殊化验检测项目

2019.9.27

又到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高峰期,一些中老年人出现心悸、胸闷、胸痛、憋气等不适症状后到医院做心电图检查,却看不出任何异常。其实,心脏疾病有很多种类,相应地也有很多检查手段,患者应通过哪种检查以帮助确定病因,应尽量听从医生的建议。

以下就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心血管科一些特殊化验检测项目。

心脏标志物快速检测

只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正确诊断疾病,才能及时有效应用先进的治疗手段使患者受益。心脏标志物的快速检测直接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危险分层、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判断。

1.TNT检测时间12分钟。

临床应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与心肌梗塞的诊断。TNT可以说是心肌损伤特异性最高的项目,具有决定性诊断价值;同时,因为在血液中持续时间较长,所以对发病时间较长的患者来说更有价值。

2.CK-MB检测时间12分钟。

临床应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与心肌梗塞的诊断,再梗塞评估,对心肌炎也有较好的诊断意义。CK-MB在心肌损伤时升高更早些,更敏感一些。心绞痛时一般不会升高。

3.D-Dimer检测时间8分钟。

临床应用: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的排除。对于下肢水肿以及呼吸困难的患者查此项化验可进行一定程度的鉴别。

4.NT-proBNP检测时间12分钟。

临床应用:辅助诊断心衰,监测代偿性左心功能不全与冠状动脉综合症风险分层。因为检测可快速获取检验结果和结果的可靠性,是临床若考虑心衰第一个必做的检验项目,且其升高程度和心衰严重程度正相关。可以对急性呼吸困难进行鉴别诊断,一般认为NT-proBNP的检测值太低可以排除急性心衰的发生,而NT-proBNP的检测值明显升高则可高度怀疑急性心衰的发生。同时也可以用于心衰患者治疗的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及心脏手术前、后的心功能监测。

血小板聚集率检测

血小板聚集率是血小板功能的一个检测指标。血小板聚集率升高时,血小板容易聚集形成血栓,其数值越高,形成血栓的可能越大。在重症肝炎,肝纤维化等凝血异常疾病方面,血小板聚集率降低,则提示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差,出血风险高。

临床应用:

1.评估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肾脏病等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血栓风险;

2.指导冠心病,脑梗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等血栓栓塞性疾病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用药;

3.监测冠心病,脑梗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等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疗效;

4.评估原发/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血栓风险;

5.检测准备接受大型手术患者的凝血功能,评估术中出血风险;

6.评估血小板减少,重症肝炎,肝纤维化等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风险。

血栓弹力图

血栓弹力图是反映血液凝固过程动态变化的指标。主要用于对凝血和纤溶过程及血小板功能进行全面检测。特点是能简化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断。

临床应用:

1.筛查凝血功能障碍(区分低凝,高凝)分析凝血障碍发生原因,从而有效预测判断血栓、出血和纤溶亢进的发生。

2.监测PCI抗血小板药物联合应用的效果,判断PCI中、后的低分子肝素的作用和代谢情况。

3.检测抗凝血药物疗效,指导患者的个体化血小板治疗方案,从而有利于及时调整用药剂量,降低患者血栓或出血风险。

4.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成分输血,避免不必要的血液灌注。

5.监测华法林、比伐卢定等凝血相关药物的效果.

血栓弹力图适宜人群;

住院或门诊的患者检测基础凝血功能,判断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药效,评估血栓及出血风险。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