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Nature高度关注中国院士评选

2011.12.23

  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在科学、技术和工程等领域的最高学术荣誉称号。院士代表这中国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因此备受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但近些年来,在院士频频成为新闻人物或舆论焦点的同时,院士制度也遭到了非议。有人甚至认为院士制度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障碍,应该予以取消。

  今年又逢两年一度的院士增选,中国的院士评选再次聚焦在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公众眼前。随着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的公布,围绕着某些院士候选人和现行院士制度的种种议论再度展开。近日国际著名科研期刊《自然》(Nature)对中国的院士评选也表现了高度的关注,在8月10日其官方网站的每日新闻中进行了详细地报道。其新闻内容如下:

  在中国能够当选为院士无疑等同于拿到了一张获取巨大政治影响和经济效益的“绿卡”。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被认为是这个国家科研领域的精英人才的杰出代表,并常常受邀在中国政府的某些权利部门任职。在一些省区,他们甚至享受相当于政府官员副省/部级待遇,给予相应的经济补贴,配备专车、专房和保健医生等。因而在追求这一终身荣誉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走后门游说,贿赂等各种学术腐败和评选腐败现象。

  今年中国的院士评选工作已如火如荼地展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均对外承诺今年采取透明严格的监督制度以确保院士评选的公平公正,包括及时公布每一阶段的院士候选人名单及相关材料,接受来自公众的舆论监督,对学术不端行为采取比以往更严格的审查。这一开放性新制度将无疑使得许多准院士在严格的审查下被淘汰。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一位地质学家段振豪就成为了被新体制拉下马的风云人物。他是今年中科院提名的314名候选人之一。就在上个月,段振豪被网上举报挪用科研经费,随后中国科学院对这一事件开展了异常迅速地调查。目前段振豪已被中国警方拘捕。中国科学院以及下属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均拒绝对此事发表评论,目前段振豪也未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

  在中国以学术打假著称的方舟子对此次事件中中科院采取的快速反应措施提出了表扬,但他同时表示目前对于候选人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仍缺乏严谨性和透明度。

  也有其他一些人士认为中科院在学术打假方面已经取得了众所瞩目的进步。“近年来中科院已明显地加强了对院士评选过程的控制,“担任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并受聘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神经学家蒲慕明(Mu-ming Poo)说:“我看到新候选院士的水平明显地提高了。”2007年当选院士、中科院西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Yao Tandong)表示他认为中科院院士的评选程序大概是目前“中国科学界最公平的体系之一”。

  同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在上个月新华社的新闻访谈中表示中国工程院计划改革院士评选方法,以确保只有那些对工程学和临床科学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能成为院士。长期以来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候选人中政府官员和企业高管占了很高的比例,对于改良这一评选体系中国工程院也一直表现漠然置之的态度,这使得它饱受舆论的批评。企业、政府机构、学院、学术团体以及院士都享有院士候选人提名权。那些非学术性团体常常参与到一些重大的、经费充裕的评选活动中,现在中国工程院决定打击这种做法。在新华社的声明中,旭日干表示:“那些采用作弊或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当选的人将在今年失去他们的参选资格。”

  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对外公布了他们从485名提名人中选出的163名候选人名单,之前几位政府官员及企业高管提名人已被除名,其中包括上海市副市长和中石化董事长。旭日干说这是因为这些被否决的候选人不具备重大的学术贡献。

  然而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家、已对这一体系开展十年研究的顾海兵(Gu Haibin)教授则认为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所采取的努力还远远不够。“他们还应该承诺解决在选举中掩盖的更深层次的体制问题,”顾海兵说。

  顾海兵认为目前的院士体系推动了官本位的思想,促使人们认为政治权利、地位远比任何的学术成就更为重要。这意味着许多的院士在学术上努力的最终目标是获取政治地位,而非创造出高品质的科研成果。

  “这个体系腐败透顶,”顾海兵称:“官本位在中国社会已是根深蒂固,并渗透到了学术界的各个层面。”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