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水稻叶面积以及叶绿素的变化过程分析

2019.5.10

在水稻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影响水稻有机物质合成的主要因素有叶面积(LAI)、叶绿素含量(CH.D)、阳光、二氧化碳的浓度等,在光合反应过程中叶面积过大也不一定会利于植物的有机物质的合成,而水稻的叶面积以及叶绿素含量增加有一定的规律的,通过使用便携式叶面积测定仪对水稻的叶面积来进行测量,接着通过使用叶绿素计来对叶绿素含量进行测量,得出如下图显示: 

               

shenjingguozi1225_1557482431906_80.png

图1所示为早播稻LAI变化曲线,LAI呈抛物线变化规律,晚播稻LAI变化曲线相似,从移栽到始穗阶段,由于水稻分蘖数量增加,单叶面积持续增长,促使LAI不断增加,LAI增加的速率由快至慢,至抽穗后期,无效分蘖死亡,而单叶面积仍然增加,LAI达到最大值。到灌浆期以后,由于叶片已经不能够进行较强的光合作用,叶片不断将养分转移到穗部,叶片逐步衰老,植株下部的叶片逐渐枯黄以至干死,LAI迅速减小。叶绿素是作物生产干物质的基质,单位面积绿色体及叶绿素的含量将影响经济产量的高低。通常,把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单位面积总绿叶鲜重的乘积定义为叶绿素密度 (CH.D),图2所示,开花期前后群体的CH.D最高,虽然叶片叶绿素含量持续稳定到生育后期,但是开花后期叶面积指数的下降使单位土地面积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即CH.D的降低,晚播稻CH.D也有类似的变化规律。从季节变化趋势来看,群体的CH.D与叶面积指数变化规律相似,这是因为群体的CH. D包含有LAI与单叶叶绿素含量的信息,是二者的综合体现。

上面简单的总结了叶面积以及叶绿素含量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变化,也可以让我们了解水稻有机物质合成的主要时间段。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