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的历史发展

2020.3.05

924年,泡利(Wolfgang Pauli )在研究光谱的精细结构时提出电子具有自旋磁矩的设想。1945年,前苏联物理学家扎沃依斯基(Zavoisky, N.K.)观察MnCl2、CuCl2等顺磁性盐类时首次观察到电子顺磁共振波谱现象。最初物理学家用这种技术研究某些复杂原子的电子结构、晶体结构、偶极矩及分子结构等问题。后来化学家根据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分析结果,阐明了复杂的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和电子密度分布以及与反应机理有关的许多问题。美国的B·康芒纳等人于1954年首次将电子顺磁共振技术引入生物学的领域之中,他们在一些植物与动物材料中观察到有自由基存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仪器不断改进和技术不断创新,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技术至今已在物理学、半导体、有机化学、络合物化学、辐射化学、化工、海洋化学、催化剂、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环境科学、地质探矿等许多领域内得到广泛的应用。

早期的研究认为跃迁过程只有电子自旋磁矩的贡献,所以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这个术语。后面发现仅用电子自旋跃迁是无法完全解释许多实验结果,尤其是来自过渡金属离子的现象,也就是电子轨道磁矩对于跃迁也是有所贡献的。所以逐渐使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取代ESR。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