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疫苗告急 甲流二次洪峰到来

2009.11.02

  甲流告急!疫苗告急!

  一周来,多国政府先后宣布进入应对甲流大爆发的紧急状态。中国国务院10月28日召开常务会议,紧急部署疫苗接种,要求扩大疫苗产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月31日再次强调,要积极有序做好甲流疫苗接种工作。

  卫生部有关负责人11月1日表示,目前,我国已有8家疫苗企业生产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按现有产能,预计到明年第一季度可生产1亿人份。天坛生物(32.35,1.56,5.07%)、华兰生物(65.02,3.03,4.89%)、北京科兴等境内外上市公司10月26日均公告称,收到工信部下达的甲流疫苗生产计划。

  面对大范围接种的逐步铺开、亿万接种需求的突然涌现,所有人都在问:疫苗生产能否追上病毒蔓延的速度?疫苗生产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否将“扶摇直上”?甲流概念股在资本市场上的受宠是“实至名归”还是被热炒?

  中国证券报记者实地采访多家疫苗生产企业发现,创造了疫苗研发上市“87天速度”的中国甲流疫苗生产企业,短时间内难以突破产能瓶颈;国家收储政策保证了疫苗使用的公正性,但统一定价、先期垫付生产成本也影响了企业股东回报和财务安全;在优先保障国内需求的前提下,疫苗企业进军海外市场似乎是可望而不可即。


  大额订单难消四大风险

  疫苗生产企业面临鸡胚供应、疫苗质量控制、疫苗产量与国家需求的匹配、财务安全四大风险。

  表面上看,甲流疫苗由国家收储,疫苗生产企业不愁销路,只需按订单生产就可以,但中国证券报记者调查发现,疫苗生产企业并非高枕无忧,企业在疫苗生产过程中要面临四大风险。

  第一个风险是鸡胚的供应。北京科兴工作人员介绍说,生产疫苗需要大量的鸡胚,往年的季节性流感疫苗生产时间都在3月-7月,正常情况下,提供鸡胚的生产厂家只供应一季,现在鸡胚需求突然变大,完全出乎供应商意料。而秋冬季节的鸡胚供应本来就少,再加上甲流病毒在鸡胚内的繁殖率不高,鸡胚使用量更大。

  第二个风险是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风险。刘沛诚称,现在全国的疫苗生产企业都在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一旦在质量控制环节上出现一点问题,造成疫苗接种者的副反应异常,将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不管是已接种者还是未接种者都会因此产生恐慌心理,极有可能造成部分疫苗生产线的停产整顿,甲流疫情继续扩散的恶果。

  第三个风险是疫苗产量与国家需求的匹配风险。吴边称,甲流疫情在秋冬季节二次爆发是之前业内就预计到的,由于气温降低,人们在公众场合的密集度提高,门窗闭合的时间长,有利于甲流病毒在人群中传播。另外,气温低,人的抵抗力也下降,所以整个秋冬季都不能放松对甲流的警惕。同时,考虑到明年2月份还有春运这样的人口密集高峰,因此,预计国家对疫苗的需求会一直保持到明年2、3月份。

  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高管都这么想。有知情人士透露,有的企业目前不敢开足马力生产,一方面是由于鸡胚供应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对订单有顾虑。

  目前工信部订单下达的速度跟不上企业生产的速度。第一批订单下达的时间是在8月底,第二批订单下达的时间是在10月23日前后,各家企业差异不大。但是企业疫苗生产的进度是按计划满负荷排的。吴边认为:“政府的订单下达晚于企业投产时间约半个多月。订单可以一单单下,但是鸡胚不能一批批买,疫苗企业不可能等到订单下了再去收鸡胚,供应商肯定不会干,鸡也受不了。此外,疫情总有结束的时候,如果工信部对明年的疫苗收储没有一个整体规划,企业的生产节奏就更加难以调整,最后订单和投产的时间差如果协调不好,势必会造成浪费。如何把浪费降到最低?这个损失谁承担?”

  第四个风险是疫苗生产企业的财务风险。甲流疫情的爆发使得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被迅速炒高。从9月1日算起,疫苗生产企业天坛生物、华兰生物的股价涨幅都超过50%,尚不具备甲流疫苗生产资质的海王生物(18.50,0.00,0.00%)涨幅甚至高达120%,而同期大盘涨幅还不到20%。甲流概念公司真的能让投资者稳赚不赔吗?

  工信部对甲流疫苗生产企业初步确定的收储价格是每支22元左右,但是付款时间的表述是“最后一批收储完成之后再付款”。工信部确定中国医药(23.19,0.99,4.46%)集团总公司为负责疫苗收储的单位,全国生产甲流疫苗的企业都与国药集团签订收储协议,国药集团将在收到国家拨款三日内付给疫苗企业购苗资金。这就意味着在最后一批收储完成前,所有的费用都由生产企业垫付。

  按照卫生部官员此前在媒体通气会上的说法,今年10月底前国家完成2600万剂甲流疫苗收储,同时抓紧做好第二批疫苗的生产和储备,争取完成1 亿剂疫苗的订购收储。这就意味着在最后一批收储任务完成前,国内甲流疫苗企业要合计垫付25.2亿元的资金。目前的8家疫苗生产企业中,有一多半是规模不算太大的民营企业,资金压力不言而喻。

  吴边建议,国家可否考虑给甲流疫苗生产企业先期支付订金,以解企业的资金之困。

  除了上述四大风险之外,业内人士也提出了甲流疫苗的生产与季节性流感疫苗生产的冲突。从今年8月份到明年2月份,正是季节性流感疫苗的停产期,企业可以把所有的产能拿出来生产甲流疫苗,但是到了明年2月份以后,如果国家继续收储甲流疫苗,企业就要面临选择,合理安排两种疫苗的生产计划。

  现在企业最希望的是,WHO明年能把甲流毒株纳入到正常的季节性流感三支毒株之中,这样就不会影响到企业正常的季节性流感疫苗的生产。但如果甲流疫苗没纳入呢?几位疫苗企业高管都不愿面对这个问题。


  产能瓶颈制约接种速度

  中国有限的疫苗产能制约了疫苗接种速度,而且产能短期内无法实现扩张。

  进入秋冬季节后,甲型H1N1流感开始第二波全球大爆发。

  “国庆”长假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全国病例总量逐级递增,已从月初的每天300例激增到当下的每天近3300例左右。截至10月31日,我国内地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4.6万余例,其中,重症病例90余例,并出现死亡病例。

  10月以来,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相继启动全国性甲型流感疫苗接种活动。10月末,德国、加拿大、韩国相继加入疫苗接种大军,全球甲流疫苗接种步入高潮。

  从6月8日拿到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生产用毒株,到9月2日首支甲型H1N1疫苗获准上市,中国企业以令世界震惊的“87天”速度,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甲型H1N1流感疫苗正式上市的国家。然而完美的“起跑”并未保持到接种环节,大规模接种迟到一个多月才展开。

  是什么原因让最先研发出甲流疫苗的中国在接种方面没能走在世界的前列?

  江苏延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吴边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全国批准的甲流疫苗企业到年底加起来产能也不足1亿支,全国13亿人口,几乎 90%都无法接种疫苗,那你说这1亿支怎么分配?国家收储是明智的,如果疫苗对外发售或出口,价格肯定会很高,这就导致谁出的价高谁就先接种,社会的公平如何来保证?但是国家收储之后,谁该接种、先给谁接种,这两个问题又该如何解决,政府很头疼。”

  卫生部有关负责人11月1日表示,疫苗供应能力不足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目前全球超过90%的流感疫苗生产能力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对于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我国现有流感疫苗生产能力十分有限,还不能满足所有国民的接种需求。截至10月3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受理8家疫苗生产企业的 5291.7万人份甲型H1N1流感疫苗批签发,累计完成批签发3340.7万人份;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调运疫苗2600万人份。

  最令人焦心的是,国内甲流疫苗的产能短期内无法实现扩张,产能瓶颈一时难以突破。

  目前,国内仅有8家企业获得生产甲流疫苗的资格。创造“87天速度”的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宣传主管刘沛诚说,企业的疫苗生产车间从建成到通过国家GMP认证,再到正式投产,需要花费约两年时间。远水难解近渴。

  又是什么原因使得国内现有的甲流疫苗产能如此紧张?答案既非甲流疫苗生产的投资额大,也非工艺复杂,而是中国长期以来对疫苗产业的忽视。

  由于甲流疫苗的生产工艺与季节性流感疫苗的生产工艺基本相近,因此理论上国内凡是具备生产季节性流感疫苗能力的企业,都可以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生产资质。

  延申生物是江苏省内唯一一家具备生产资质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生产企业,这家地处常州的甲流疫苗生产企业,目前承担着江苏省全部和安徽、海南省部分的疫苗生产任务。

  10月下旬的一天,在延申生物生产总监张玉慧的陪同下,中国证券报记者按规定穿戴全套防护服,参观了正在满负荷运转的甲流疫苗生产线。

  一进入生产车间,便闻到一股淡淡的消毒剂气味。中国证券报记者看到一盒盒白花花的鸡胚经过消毒后,就被送入黑暗的照检室。在照检室里,四名工作人员正拿着照蛋器,麻利地照射每颗鸡胚,透过光线,能看到蛋壳里的丝丝血管。

  张玉慧介绍,生产疫苗用的鸡胚必须是一种特殊的白鸡所产,这些9-11日的受精卵具有低抗性甚至无抗性的特点,因而可以确保注入的流感病毒不会被鸡胚自身的抵抗力所杀死。

  照检合格的鸡胚经过二次碘酒消毒,就被传入病毒接种操作生产线上。每当一盒鸡蛋传送到接种工位下方,胶管底端的接种针头便直接刺穿蛋壳,把经过稀释后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注射进鸡胚的尿囊腔(相当于人胚胎的羊水)。随后,被“接种”过的鸡胚将被放入密闭、无菌、恒温的孵化箱内,使病毒快速繁殖。48小时后,便可以“收获”病毒。这些收获液就成为接下来疫苗生产用原液。

  张玉慧说,延申公司生产甲流疫苗所用的毒种来源于世卫组织,甲流疫苗的生产工艺与季节性流感疫苗完全相同,是通过9到11日龄的鸡胚来培养甲流病毒,收获后的病毒液经过灭活处理,去除病毒的致病力,保留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的抗原部分。灭活到期的病毒液要进行若干道纯化工序。疫苗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工艺程序制备出来,再进行企业检定和国家批签发检定,合格后才可以上市。

  张玉慧说,用鸡胚培养病毒是国内外使用了几十年的成熟工艺,并不复杂,而甲流疫苗的生产与普通季节性流感疫苗的不同之处在于,季节性流感疫苗是三个亚型毒株制备的原液配比形成,而甲流疫苗是由一个毒株制备而成。

  从投资来看,一条年产1500万支季节性流感疫苗的生产线总投资额估计超过1亿元,加上日常的原材料包括鸡胚和一些生物化学试剂等,也不是很大的数目。既然中国有13亿人口的广阔市场,为何目前生产甲流疫苗的企业仅有区区8家,产能不足1亿支呢?

  延申生物行政总监吴边认为:“中国老百姓对于接种疫苗的观念比较落后,有些人认为感冒是小病,扛扛就过去了;还有一些人对疫苗接种有逆反心理,总是怕接种的疫苗不安全,这就造成我国每年自费接种疫苗的人口比例很小。再加上天气、流感季节的严重性等因素的影响,市场对流感疫苗的每年实际需求变化很大,制药公司对整个市场的走势很难预测,这也造成了企业不敢把产能放得很大。”

  吴边称,目前国内每年季节性流感疫苗的接种人口比例大约为3%,而发达国家的比例基本上在30%-50%之间,老人和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基本都被医保覆盖。此前德国就宣称要为全国30%的人口订购5000万支的甲流疫苗。

  尽管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并不能预防甲流,但今年季节性流感疫苗卖得非常好。“销售人员告诉我,往年中小学季节性流感疫苗的接种率只有30%,现在基本可以达到90%。”吴边笑着表示。

  刘沛诚也说,现在市场上季节性流感疫苗已经卖断了。“希望季节性流感疫苗热销并不是短期的‘甲流效应’,而是能够真正持续下去。”


  海外出口暂难成行

  由于产能有限、国内需求旺盛,近期企业自主出口恐难实现,但一些企业也在为出口做着准备。

  中国企业在全世界第一个实现了甲流疫苗上市,让投资人对甲流疫苗的出口前景非常看好。华兰生物早在9月5日就曾公告称,部分韩国药企与其下属的华兰生物疫苗有限公司进行了接洽。

  不过,多家疫苗生产企业高管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疫苗的出口问题上,主要是政府行为,企业并无多大自主权。由于产能有限、国内需求旺盛,近期企业自主出口恐难实现。

  刘沛诚表示,全球甲流疫苗接种已进入高潮,但目前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没有生产甲流疫苗的能力,因此很多国家都与国内厂商联系需要疫苗,需求量很大。但国内甲流疫苗生产首先要满足国内需求,如果别国需要疫苗,应该是政府和政府之间对接。“决定权并不掌握在企业手上。”

  刘沛诚说:“现在疫苗不能对外卖,只能由中央政府统一收储。我们之前跟北京市签署了500万支的合同,最后也没有执行。”

  不过,各企业也在积极备战,进行出口前的准备。此前,甲流疫情发源地墨西哥的卫生部部长已证实将从中国购进1000万人份的甲流疫苗,这或许表明疫苗的出口之路并非毫无希望。

  目前,北京科兴已经获得中国香港禽流感疫苗注册批件以及墨西哥甲流疫苗注册批件。“不是说注册就一定会出口,但出口第一步要做的事情是在该国或地区注册,注册是一个必要的步骤。”刘沛诚说,“科兴的目标是瞄准周边20亿人口的圈子,包括乌克兰、蒙古、印度、韩国,以及东南亚和南美等地区。”

  刘沛诚表示,选在墨西哥注册是因为之前就有代理商帮助科兴在墨西哥进行季节性流感疫苗的注册。墨西哥最早爆发甲流,也没有生产能力,而该国流感疫苗的接种率、重视程度都很高,是有吸引力的目标市场。此外,美国疫苗价格比较昂贵,每支8-10美元左右,中国疫苗的优势在于价格便宜,自然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青睐。

  “从国情来看,国家需求难以满足,但是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国家也希望更多的产品能够出口,毕竟是中国的产品得到了认可。这是一个矛盾。”北京科兴相关人士表示。

  抗击甲流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如何在整个甲流疫情防控过程中化小胜为大胜,进一步优化我国的流行病预防和控制体系,并为将来的生物反恐积累经验值得深思。

  吴边认为,首先要从国家层面树立“防优于治”的意识。国家一定要起示范推动作用,让老百姓转变接种疫苗的观念,以防为主。

  其次是政府要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支出。由于地方政府的财力有差异,目前上报的甲流疫苗需求量也相差很多,这显然会造成社会的不公平。尽管今年的中央政府预算对医疗卫生的支出达到1180.56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38.2%,“4万亿”投资中也有一部分投给了公共卫生,但是由于欠账太多还远远不够。

  地方政府也需切实加强公共卫生投入。吴边举例说,西安市此前利用医保大病统筹中的富余资金集中采购了季节性流感疫苗给市民免费接种,取得了非常好的回报,同期全市居民的医药费支出显著下降。假使能修改免疫政策,将流感疫苗接种纳入各地医保范围,政府和老百姓都将长期收益。

  最后,应总结经验,建立疫苗生产应急体系。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但政府也要早打算,早计划。吴边建议,可以考虑建立疫苗生产企业的“预备役”,一旦发生疫情,可紧急征用。“疫情发生的时候,外资企业指望不上,关键时刻还是要靠国内企业。”吴边称,“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对企业的研发、生产支持,对甲流等重大疾病的防疫制品研发和生产给予扶持政策,建立专项联合研发机构,单个企业的研究力量还是太薄弱。另外,能否参照美国政府的做法,当疫情发生的时候,先拨款给疫苗生产以保证企业资金正常运转,因为这涉及整个产业链的资金使用。”

  看着厂门外正在翻修的马路,吴边说:“马路修了又修,一年不知砸下多少钱。相比之下,疫苗的投入却捉襟见肘。近几年的非典、禽流感、甲流,政府、企业都是被疫情和任务推着走,这次疫情结束后,应该认真总结、思考解决方案了。面临重大疫情,有两种观念的选择:是当疫情来临时大把花钱,还是把大把的钱逐步花;环保的教训已经很惨痛了。如何把纳税人的钱花在刀刃上,把损失降到最低,就是从现在开始考虑也是来得及的。”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