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中国山地科学:承载防灾减灾科学使命

2015.5.12

   我们永远无法忘记,七年前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无情地夺走了数万同胞的生命。那是血泪之地,民生之痛,家国之难。七年间,汶川地震遗址的满目疮痍,时刻都在提醒世人:山地灾害与风险必须得到有效防御。

  七年来,我们也看到,科学家的潜心研究,让崎岖的山地涌动着希望;一个个科研成果的涌现,让坑洼的山地流淌着幸福。今天是汶川地震七周年纪念日,也是国家防灾减灾日,让我们关注在探索道路上前行的中国山地科学。

  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重点内容看,山地的特殊性越发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区域,这无不与山地承载着巨大的生态服务与水资源供给等功能有密切关联。同时,我国山区的保护与发展面临着极其复杂的人地关系大背景,山地的重要性、脆弱性及其多样功能的不可替代性,足以让其关注度进入公众认知和高层决策的视野中。

  全面小康,难点在山区

  2013年4月至6月间,中科院学部咨询项目“中西部山区发展若干战略问题与基本策略研究”在孙鸿烈、傅伯杰、郑度、刘昌明、翟明国、王浩等院士带领下,研究组分别在乌蒙山区、秦巴山区和太行山区进行实地调研。

  他们除了考察山地资源开发存在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外,还调研了贫困问题、山地灾害影响问题。通过调查、座谈和走访,科学家深感山区发展差距大,生存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多。

  这样严峻的现实很难回避:山地占据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约2/3,全国约有40%多的人生活在山区,山村的集中连片贫困问题异常突出,仅中西部山区贫困人口就有6005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72.8%,山区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及效率较低,区域差距也很大,是我国扶贫解困和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主攻战场。而这些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严重的水土资源制约,更使民生问题雪上加霜。显然,没有山区的小康,就不会有国家的全面小康;没有山区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国家的全面现代化。

  在诸多困扰山区发展的问题中,山地灾害是重要因素之一。因灾致贫的问题较为普遍,特别是在地震灾区,强震过后,异常活跃的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造成一些灾区因次生山地灾害频发而多次重建,给政府和百姓带来沉重负担。

  正因如此,十八大在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时,明确提出“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强调“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如果山地灾害与风险不能得到有效防御,安全保障就会落空,山区发展成果就难以发挥效益,其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就难以实现。

  以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为例,它不仅让千山纵横交错,而且地质构造极为活跃和复杂,促使我国三大阶梯地势格局的形成,在其过渡带区域地质环境的脆弱性加剧,导致滑坡、泥石流多发,尤其在地震活动和极端天气的影响下,加上日益增多的人类活动,使得山地灾害的区域风险明显增加。新近的尼泊尔8.1级大地震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不仅地震过程损害严重,次生的山地灾害也处处增加危害和风险。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问题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由于我国中西部是山地聚集地,如何在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中,促进山区城镇化的合理布局与发展,必须得到进一步正视,这也是国家全面小康和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必须面对的现实国情,是国家全面小康关键的一搏。

  后发优势,山区是战略空间

  当前,中国的发展正向区域协调均衡发展迈进。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大格局战略的统领下,政府正加大中西部基础设施投资,使国土开发的空间将进一步向山区拓展,成为扣动山区后发优势的扳机。

  这也包括“一带一路”倡议的先行和重大项目: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以及与之关联的相应配套设施建设,这也让西部成为未来投资拉动发展的战略要地,包括山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适宜的产业布局等,都为西部山区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作为山地大国,很显然,中国的现代化已经真正到了“与山地共舞”的时期了。

  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山区人口比重高,这既是优势也是矛盾所在,这包含了发展的急切需求,也包含了复杂的人地关系问题。从发展的角度看,山区未来是个巨大的投资区域,也是新兴产业发展重要地区,特别是以生态产业为主导的绿色智能高端化产业发展。

  在“一带一路”大战略实施带动下,丝绸之路的辐射与纽带作用将得到全面加强和提升,各类要素的集聚与流动变得十分活跃,将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的跨区域性合作,也给西部山区的发展与合作创造了更多的新机遇,使得山区的发展潜力明显增大,前景看好。

  山区的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国家现代化的大势所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安全保障科技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大原则下,科学统筹山区的建设与发展,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新型、小型城镇组团的空间布局,通过强化山区交通网络的互联互通,消除山区的区位弱势,全面培育生态型产业,依靠不断增强山区发展内生动力,促进山区城镇化水平,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效率,让更多的山区百姓就地就近安居乐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也许会从中破解“胡焕庸线”的“李克强总理之问”。

  山地科学,助力国家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是科技与经济密切关联的时代特征。我国山地省份多,山地面积占省域陆域国土面积50%以上的省份就达25个,由于山地地质、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的差异非常大,山区发展的复杂性不言而喻。

  山区如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多次有关学术会议和咨询会议上,孙鸿烈、刘昌明、郑度、刘嘉麒、翟明国、崔鹏等院士明确指出:山地的资源环境不仅是支撑山区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山区的发展要建立在科学态度上。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曾在2008年中国山区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指出:“就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大格局而言,山区的生态屏障作用不可忽视。失去山区生态环境的健康,就是失去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水、土、气、生四大系统的生态维系基础,失去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根基。”他强调,在中国,发展山地科学非常重要。

  中国多山地的国情就决定了发展山地科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立足国家发展战略的全局,抓住山区发展的关键,确立新形势下的发展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是历史赋予山地科学的使命担当。2009年,汶川大地震一年后,一份题为《中国山区战略地位与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的报告呈交给了国务院,报告围绕中国山区的价值、定位、发展现状、问题、方向、路径及若干战略等重点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而后的“2050年山区可持续发展路线图”完成了山区发展战略规划,为山区可持续发展奠定根本性基础。

  山地科学发展肩负着重要的国家科技使命,这也是山地的召唤。山区强则中国强,山区美则中国美,这是山地科学家们的共识,也是国家山地意识和理念不断觉醒的重要标志。在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中,面向中国未来的山地,布局具有中国特色的山地科学研究综合研发计划,解决山区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在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由此可见,在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中,已经为中国山地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发出了“提高创新能力,发展山地科学”的动员令,呼唤众多的山地科学研究者:用执着守望自己的科学理想,坚定地在山地科学探索的路上前行。

  “认知山地科学规律,服务国家持续发展”是山地科学发展的目标定位。“关注山地,支撑未来”的深刻理念到了应该转化为国家行动的时候了。科学先行者正以特色创新支撑起中国山区发展的未来。

  山地科学任重而道远,发展山地科学时不我待。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