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科学时报:大学创业教育升级待何时

2011.11.17


  近些年来,在教育部倡导的“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理念下,高校内创业学院、创业孵化园、创业课程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大学生创业和所学专业紧密对接的问题,始终未能很好地得到解决。

  法学硕士毕业后卖臭豆腐,双硕士辞职卖围巾……这类看似大学生与小学生“抢饭碗”的创业,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不久前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全国人大代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导叶青教授在公开演讲中建议大学生毕业后养猪创业。

  与之相对照的是,不少大学生长期埋头学习专业知识,其创业水准、职场素质甚至未必高于小学毕业生。

  近些年来,在教育部倡导的“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理念下,高校内创业学院、创业孵化园、创业课程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中国大学生的创业现状如何?创业教育能否满足大学生创业需求?是否需要尽快升级?从大学生的创业选择、课堂反馈,可见一斑。

 
鼓励结合本学科的知识型创业
 

  郭怡是国内某大学民俗学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因工作不理想选择了创业,在网上贩卖各地的小零食、广州的衣服鞋帽。和郭怡情况类似的大学生有很多,广告学毕业的王宁不久前结束了纠结已久的小职员生活,回到家乡景区当起了凉茶摊掌柜。

  有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首次创业多选择小本买卖,摆地摊、开网店成为大学生创业的主要方式。其中,37.5%的大学生受访者承认创业是由于就业环境造成的无奈。

  “创业不分贵贱,即便是低门槛创业也值得赞许,但是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其创业教育应该有所差异。”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小洲教授指出,大学生是最有可能进行知识创新的群体,如果大家扎堆卖猪肉、开淘宝,创新的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

  在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创业教育导师路军看来,结合专业领域进行高端创业,是当前大学生创业比较缺乏的行为。“教育部倡导创业精神,但始终未能很好地解决大学生创业和所学专业紧密对接的问题。”

  据有关数据统计,中国高校有90%~95%的高校科研项目躺在实验室里,尚未转换为生产力。

  有专家正在探讨由大学教授带领学生共同创业,“组织一个师生团队到大海里去搏一搏”。

  徐小洲认为不管此举是否行得通,但至少大学里应该提倡知识型创业团队,理想状态下的团队应注入大学、企业、政府、科研基金会等方面的力量,“对技术、市场的把握,一个综合型的团队远远大于一个孤独的创业者”。

  解决大学生创业的专业对接问题,路军建议工科学生先做“开路者”,利用科研团队的成果进行创业。在他看来,年轻的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善于学习商业管理,比导师更有时间、精力的优势,比一般人更多地了解项目本身,他们的创业更易得到导师的支持与授权。

  记者发现,目前国内创业大赛中荣获好名次的创业项目,多数是有潜力的科技创业项目。当然,专家的鼓励并非赶着大学生在一个时间里同时向高端创业看齐。路军坦言,大学生初期创业多是通过低端创业积累创业经验、摸索创业规律,时机成熟方可向高端创业转型、升级。

 
创业教育亟待与时俱进

  王孝明在创业培训课上拿到高分,能写一手规范的创业规划书。上周,他带着修改已久的创业规划书去见做风险投资的叔叔。“你能为企业带来哪些利益?”叔叔的一句话,就把他噎住了。

  今年8月,清华大学联合7所高校开展的大学生创业调研显示,大学生对当前创业教育的满意度不高,最主要体现为创业教育对创业实干的帮助不大,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真刀真枪去创业的很少。

  提到创业教育,许多人把矛头指向创业师资。

  路军分析,由于缺乏创业经验,学院派的创业老师多半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很难解决实战问题。将希望寄托在临时应景的企业家身上,也有诸多不妥之处:企业家讲课随意性较大,系统性不足;不熟悉教学规律,导致课堂效果不佳;大企业的成功经验无法适用于刚起步的小企业;中国式“潜规则”下的创业、靠商业直觉运作的企业对大学生创业并无太多借鉴意义。

  问题同样出现在创业教材中。“国内的创业教材,更多的是知识型教材,针对行业型的较少。”徐小洲指出,创业是分门别类的,怎样构建适合于各个行业的创业教材,引领创业大学生去认识某一行业的发展趋势,为这方面创业作准备,是我国当前创业教材开发的短板。

  年初,由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腾讯网、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发布的《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表明,受访者希望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课程,主要包括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市场营销、专业相关的创业实践活动等。

  记者了解到,教育部目前尚无统编的创业教材,全国高校大范围使用的由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KAB创业基础课程,其初衷是引导大学生认识创业。

  “创业教育应建立企业家参与的长效机制。”路军表示,国外的方法是由高校与企业共同组织常设的基金会、创业教育研究机构,由它们负责教材编写、师资派遣,相当于打破了教学与产业界的隔离,把企业实战与教学规律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这样的创业教育更有实效性与稳固性。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