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色散型红外光谱仪

2018.11.01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2、了解红外光谱的应用,以及掌握红外光区分析时试样的制备方法;

3、观察不同基团的特征吸收,并从红外光谱图中识别基团以及从这些基团确定未知化合物的主要结构。

二、实验原理

1色散型红外光谱仪基本工作原理

红外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棱镜光栅进行分光的红外光谱仪。由光源发出的红外线分成完全对称的两束光:参考光束与样品光束。它们经半圆型调制镜调制,交替地进入单色仪的狭缝,通过棱镜或光栅分光后由热电偶检测两束光的强度差。当样品光束的光路中没有样品吸收时,热电偶不输出信号。一旦放入测试样品,样品吸收红外光,两束光有强度差产生,热电偶便有约10Hz的信号输出,经过放大后输至电机,调节参考光束光路上的光楔,使两束光的强度重新达到平衡,由笔的记录位置直接指出了某一波长的样品透射率,波数的连续变化就自动记录了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或透射光谱。

   红外光谱的测绘原理是,用一定频率红外线聚焦照射被分析的试样,如果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与照射红外线相同就会产生共振,这个基团就吸收一定频率的红外线,把分子吸收的红外线的情况用仪器记录下来,便能得到全面反映试样成份特征的光谱,从而推测化合物的类型和结构。IR光谱主要是定性技术,但是随着比例记录电子装置的出现,也能迅速而准确地进行定量分析

图片.png 

光源:红外光谱仪中所用的光源通常是一种惰性固体,用电加热使之发射高强度连续红外辐射。常用的有能斯特灯和硅碳棒两种。能斯特灯是由氧化锆、氧化钇和氧化钍烧结而成,是一直径为13mm,长约2050mm的中空棒或实心棒,两端绕有铂丝作为导线。在室温下,它是非导体,但加热至800℃时就成为导体并具有负的电阻特性,因此,在工作之前,要由一辅助加热器进行预热。这种光源的优点是发出的光强度高,使用寿命可达6个月至一年,但机械强度差,稍受压或受阻就会发生损坏,经常开关也会缩短使用寿命。硅碳棒一般为两端粗中间细的实心棒,中间为发光部分,其直径约5mm,长约50mm。碳硅棒在室温下是导体,并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工作前不需预热。和能斯特灯比较,它的优点是坚固,寿命长,发光面积大;缺点是工作时电极接触部分需用水冷却。

单色器:与其他波长范围内工作的单色器类似,红外单色器也是由一个或几个色散原件(棱镜或光栅,目前已主要使用光栅),可变的入射和出射狭缝,以及用于聚焦和反射光束的反射镜组成。在红外仪器中一般不使用透镜,以免产生色差。另外,应根据不同的工作波长区域选用不同的透光材料来制作棱镜。

检测器:常用的红外检测器有真空热电偶、热释电检测器和汞镉碲检测器。真空热电偶是色散性红外光谱仪中最常见的一种检测器。它利用不同导体构成回路时的温差电现象,将温差转变为电位差。它以一片涂黑的金箔作为红外辐射的接受面。在金箔的一面焊有两种不同的金属、合金或半导体作为热接点,而在冷接点端(通常为室温)连有金属导线。此热电偶封于真空度约为7×10-7Pa的腔内。为了接受各种波长的红外辐射,在此腔体上对着涂黑的金箔开一小窗,粘以红外透光材料,如KBr(25μm)CsI(50μm) KRS-5(45μm)等。当红外辐射通过此窗口射到涂黑的金箔上时,热接点温度升高,产生温差电势,在闭路的情况下,回路即有电流产生。由于它的阻抗很低(一般10Ω左右),在和前置放大器耦合时需要用升压变压器。

2、制样方法

在制备试样时应注意下述各点:(1)试样的浓度和测试厚度应选择适当,浓度太小,厚度太薄,会使一些弱的吸收峰和光谱的细微部分不能显示出来;过大,过厚,又会使强的吸收峰超越标尺刻度而无法确定它的真实位置。(2)试样中不应含有游离水。水分的存在不仅会侵蚀吸收池的盐窗,而且水分本身在红外区有吸收,将使测得的光谱图变形。溶剂分子简单,极性小。(3)试样应该是单一组分的纯物质。多组分试样在测定前应尽量预先进行组分分离(如采用色谱法、精密蒸馏、重结晶、区域熔融法等),否则各组分光谱相互重叠,以致对谱图无法进行正确的解释。

固体试样

1)压片法  在红外光谱的测定上被广泛用于固体试样调制剂的有KBrKCl,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中红外区(400010000px-1)完全透明,没有吸收峰。被测样品与它们的配比通常是1100,即取固体试样13mg,在玛瑙研钵中研细,再加入100300mg磨细干燥的KBrKCl粉末,混合研磨均匀,使其粒度在2.5μm(通过250目筛孔)以下,放入锭剂成型器中。加压(510t/cm23分钟左右即可得到一定直径及厚度的透明片,然后将此薄片放在仪器的样品窗口上进行测定。

2)熔融法  将熔点低且对热又稳定的试样,直接放在可拆池的窗片上,用红外灯烘烤,使之受热变成流动性的液体,盖上另一个窗片,按压使其展成一均匀薄膜,逐渐冷却固化后测定。

3)薄膜法  将试样溶于适当的低沸点溶剂中,而后取其溶液滴洒在成膜介质(水银、平板玻璃、平面塑料板或金属板等)上,使其溶剂自然的蒸发,揭下薄膜进行测定。薄膜厚度一般约为0.050.1mm

4)附着法  有些高分子物质,结晶性物质或象细菌膜那样的生物体试样,不能用溶液成膜法得到所需的薄膜,可将其试样溶液直接滴在盐片上展开,当溶剂蒸发后,在盐片的表面上形成薄的附着层即可直接测试。

5)涂膜法  对于那些熔点低、在熔融时又不分解、升华或发生其它化学反应的物质,可将它们直接加热熔融后涂在盐片上,上机测试;另外对于不易挥发的粘、稠状样品,也可直接涂在盐片上(厚度一般约为0.02mm),上机测试。

液体试样

1)沸点较高试样,直接滴在两块盐片之间,形成液膜(液膜法),上机测试。

2)沸点较低,挥发性较大的试样,可注入封闭液体池中, 液层厚度一般约为0.011mm

气态试样  使用气体吸收池,先将吸收池内空气抽去,然后注入被测试样。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