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Nature子刊:南方医科大学朱心红团队发现焦虑形成新机制

2019.10.12

  精神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据统计,全球约有10%的人受精神疾病的困扰,造成的经济负担高达万亿美元。

  焦虑症(anxiety),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一种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可分为慢性焦虑和急性焦虑两种形式。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及运动性不安。

  2019年10月7日,南方医科大学朱心红教授团队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杂志发表了题为:Axonal iron transport in the brain modulates anxiety-related behavior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揭示了铁离子在脑区间转运过程,并首次发现脑区间铁离子转运异常是焦虑发生的关键环节,为焦虑症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抗焦虑新药物研发提供了新靶点。

图片.png

  铁代谢参与脑内多种生物学过程,但脑铁代谢的基本过程还不清楚。该工作对脑内铁代谢的新机制进行了探索,证明了铁离子在各脑区之间沿神经投射进行运输,发现了两条脑内铁离子转运途径:从腹侧海马(vHip)到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再到黑质(SN),以及从丘脑(Tha)到杏仁核(AMG)再到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

图片.png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不同的铁离子转运途径具有不同的生理病理功能,vHip-mPFC-SN的铁离子转运途径异常是焦虑发生的关键环节,并与运动障碍相关,但Tha-AMG-mPFC的铁离子转运途径不参与焦虑样行为的调节。

  研究团队还发现经典的抗焦虑药物(地西泮,氯化锂)治疗能够促进vHip-mPFC的铁离子转运,并且促进vHip-mPFC的铁离子转运是地西泮发挥抗焦虑效应的必要条件;促进vHip-mPFC的铁离子转运能够逆转小鼠焦虑模型动物的焦虑样行为。

  王卓博士、曾元宁博士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朱心红教授为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何潇副研究员、张珺哲博士等合作者为本研究做出了贡献。

  参考内容: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9-019-0371-x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