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盘点2019生命科学及医学领域新鲜事

2019.12.27

  2019年即将过去,至此年末,生物谷对本年度生命科学领域热点人物及事件进行简要梳理,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屠呦呦、袁隆平先生共获“共和国勋章”

20191208044303433.png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主席令,授予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共和国勋章”,并于2019年9月29日上午10时由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式颁授1。

  屠呦呦先生,1930年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长期以来,屠先生致力于抗疟疾药物的研究以及疗法的开发,她是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发现者,这些抗疟药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为亚洲南部、非洲和南美洲等热带发展中国家的人改善了健康状况,被认为是20世纪热带医学的显著突破2。

  2011年9月,屠呦呦先生获得临床医学界最高奖项“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成为首位问鼎该奖的中国人。2015年10月5日,因在研制青蒿素等抗疟药方面的卓越贡献,屠先生与威廉·C·坎贝尔、大村智共同获得该年度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至此,屠先生成为历史上首位华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首位亚洲及华人女性自然科学类诺进行研究工作的自然科学类诺贝贝尔奖得主,也是首位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且在中国大陆尔奖得主。

20191208044315964.png

  袁隆平先生,1930年出生,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先生长期以来致力于水稻育种与改良方面的研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3。

  1965年,袁隆平先生创立了“三系杂交水稻”育种法,其研究彻底推翻由传统经典理论——“无性杂交”学说,并推论水稻亦有杂交优势。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法途径来培育杂交水稻,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之后,袁隆平先生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二代杂交水稻”以及“超级杂交水稻”,进一步提升了水稻的亩产量,促进了中国人民温饱问题的解决。

  邵峰院士获“未来科学大奖”

  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于9月7日在北京公布2019年获奖名单。邵峰因发现人体细胞内对病原菌内毒素LPS炎症反应的受体和执行蛋白的贡献摘得“生命科学奖”4。

  邵峰,1972年出生,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副所长、资深研究员。1996年邵峰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应用化学专业,199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之后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4年进入哈佛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05年回国后进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员、高级研究员、资深研究员。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5。

  未来科学大奖(Future Science Prize)是由香港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有限公司发起,北京怀柔未来论坛科技发展中心协办举行的评奖活动,旨在奖励在大中华地区(包含中国大陆地区、香港、澳门及台湾)取得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学家6。

  值得一提的是,10月27日,邵峰院士同时获得了“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该奖同样是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这一。

  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授予“氧压力感知”

  2019年10月7日,来自美英的三位科学家William G. Kaelin Jr, Sir Peter J. Ratcliffe和Gregg L. Semenza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了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的可用性”7。

  长期以来我们知道,动物需要氧气才能将食物转化为有用的能量。 但人们一直不清楚细胞如何适应氧气水平的变化。William G. Kaelin, Sir Peter J. Ratcliffe和Gregg L. Semenza发现了细胞如何感知并适应不断变化的氧气供应。 他们发现了可以调节基因的活性以应对不同水平的氧气的分子机制。

  这一开创性发现揭示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适应过程之一的内在原理,为我们了解氧水平如何影响细胞代谢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这一发现也为抗击贫血,癌症和许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铺平了道路。

  拉斯克奖基础医学研究奖授予“T、B细胞的发现者”

  2019年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授予Emory大学医学院的Max D. Cooper和The Walter and Eliza Hall研究所的Jacques Miller,以表彰他们各自在发现B细胞和T细胞方面的贡献。T、B细胞的发现是现代免疫学的开端,这项开创性工作推动了基础科学和医学领域的巨大进步。许多基于这一发现的研究工作已经得到了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的认可,包括单克隆抗体,抗体多样性的产生,MHC对免疫防御的限制,癌症免疫疗法等等8。

  五位生物学家共获“生命科学突破大奖”

  2019年9月6日,有“科学界奥斯卡”之称的“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揭晓了2020年的获奖名单9。5名科学家摘得“生命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s in Life Sciences)的桂冠。1. 来自洛克菲勒大学/HHMI的Jeffrey M. Friedman博士。Friedman博士在1994年发现了调控脂肪的分子通路,长期致力于揭示肥胖的生物学基础。2. 来自马普生物化学研究所和耶鲁医学院/HHMI的F. Ulrich Hartl博士和Arthur L. Horwich博士,他们发现了分子伴侣在调节蛋白质折叠、防止蛋白质聚合中的作用。3. 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David Julius博士,发现与痛觉感知有关的分子、细胞和机制。4. 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Virginia Man-Yee Lee博士,发现了额颞叶痴呆症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中TDP43蛋白的聚集,并揭示帕金森病(PD)和多系统萎缩中不同类型细胞内α-突触核蛋白具有不同形式。

  高福、颜宁教授入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9年地4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公布了最新一批院士(100人)及外籍院士(25人)名单,以表彰他们在原创研究中的杰出成就10。其中包括2位中国学者,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教授高福,以及普林斯顿大学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结构生物学家颜宁。

  高福教授,生于1961年11月,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外籍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爱丁堡皇家学会外籍院士,非洲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高福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病原微生物跨种间传播机制与分子免疫学,主要从事T细胞识别、流感病毒等囊膜病毒侵入的分子机制、禽流感等动物源性病原跨种间传播的机制研究等。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Nature》、《Science》等顶级期刊。

  颜宁,颜宁,女,1977年11月出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2017年8月,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二轮候选人。2017年12月15日,荣获“影响中国”2017年度科技人物。2007年起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颜宁接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受聘该校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的职位。

  颜宁教授的研究重点在细胞膜转运蛋白的结构与工作机理,人类基因组中编码蛋白的所有基因约有30%编码膜蛋白(membrane proteins)。膜蛋白在一切生命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FDA批准上市的药物中,约50%的作用靶点为膜蛋白。因此,对膜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具有极高的生物学意义及医药应用前景。

  2014年,颜宁团队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2015年进一步获得了具备更多构象的GLUT3结合底物和抑制剂的超高分辨率结构,从而清晰揭示了葡萄糖跨膜转运这一基本细胞过程的分子基础。2016年9月,颜宁教授研究组揭示了目前已知分子量最大的离子通道Ryanodine受体RyR2亚型处于关闭和开放两种状态的三维电镜结构,探讨了RyR2的门控机制。2017年,颜宁教授研究组首次报道了真核生物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的冷冻电镜结构,为理解其作用机制和相关疾病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颜宁教授大量原创性研究工作发表于《Cell》、《Nature》、《Science》等顶级期刊上。

  吴思涵与“染色体外癌基因”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Ludwig癌症研究所的Paul Mischel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大量的癌基因并不在染色体上,而是会从染色体上脱落下来,变成一种小型的DNA,称为染色体外DNA(ecDNA)11。文章以《Circular ecDNA promotes accessible chromatin and high oncogene expression》为题发表在Nature《自然》杂志上。文章第一次正面解析了癌基因所在的ecDNA的结构和基本功能,这为后续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吴思涵博士,2005年-2009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2009年至2014年于中山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颜光美教授。博士毕业后,在美国加州Ludwig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除致力于原创性科研工作之外,吴博士还是一位科普达人,其文章深受广大读者朋友们喜爱。

  曹雪涛院士“学术不端”风波

  近日,南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教授发表的数十篇论文被质疑存在“图像人为修改的痕迹”,并被卷入了“论文造假”的风波。《Nature》以及《Science》网站也就此进行了相关报道12,13。

  此事最早发生于11月13日的Pubpeer网站,一位名叫“Elisabeth Bik”的微生物学家对曹雪涛院士的十几篇文章中的图片(流式,成像以及免疫印迹)进行了比对,发现有部分存在重复使用以及相似度过高的问题。随着各大媒体的转发以及业内人士的关注,该质疑声开始变得难以忽视。

  此外,随着参与“找茬”人数的增多,“有问题”的图像也开始不断累积,被质疑存在问题的署名文章上升至数十篇之多。

  对此,曹雪涛院士很快做出回应,他在pubpeer网站上正式回复Bik女士:称赞了其为维护学术正当所做的努力,并表示他也高度重视 Bik 提出的问题,并已将 Bik 质疑的问题论文列为了“最高优先级”,会与团队和合作者仔细复盘论文稿件、原始数据与实验室记录,如发现严重危及论文准确性的问题,会立即与相关期刊的编辑联系并处置。

  同时,信中提到,他仍对受质疑论文的科学有效性、可重复性充满信心。但如若作为研究团队领导和管理者出现疏忽,他也责无旁贷。对于此次事件引起的不便,曹雪涛在信中还对他目前及从前的学生、实验室工作人员、同事、同行,以及科学社群致歉。

  到目前为止,该事件仍在发酵当中,“盖棺定论”还为时尚早。然而我们相信真相终会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