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中国为遏制全球温度上升,需要付出的代价

2021.4.23

  作为《巴黎协定》的一部分,几乎所有国家都同意采取措施,将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与工业化前水平相比不超过2°C或1.5°C。如果没有严格的气候政策,全球平均变暖可能导致温度升高超过2.5°C,这可能使世界人均产量降低15%至40%,尽管这些经济影响尚不确定。不同地区的气候影响可能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有些国家如果不采取早期和严厉的减缓气候变化政策,就会遭受不成比例的严重后果。对于一些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欠发达国家来说,其现有物种的一半可能处于灭绝的危险,许多沿海地区可能面临因气候变化而导致疾病的多重风险。更糟的是,损失和损害的不平衡分配将加剧各国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等趋势。

  尽管自2009年《哥本哈根协议》以来,关于2°C和1.5°C的目标一直被讨论,但大多数研究工作都集中在2°C的目标上。1.5°C的目标只有在《巴黎协定》中正式通过后才开始受到相当大的关注。尽管如此,现在的研究表明,在2°C和1.5°C的温度之间存在重要差异。例如,达到1.5°C目标的经济成本可能至少是2°C目标的三倍。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2019年发布了一份特别报告,介绍全球升温超过工业化前水平1.5°C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途径。然而,当前关于1.5°C目标的研究远远不足以用于应于2022年发布的关于气候变化的第六次评估报告(AR 6)。

  同时,对于1.5°C的目标的吸引力显然没有达成共识,特别是考虑到相关缓解成本的不确定性。例如,很少有人关注这个严格的暖化稳定目标对中国意味着什么,特别是从多模型比较框架的角度来看。中国煤炭控制项目发布的最新报告对中国在1.5°C目标下的减排情景和技术途径进行了初步讨论,强调了立即采取减排行动以及随后每年减少近4亿吨(Mt)的重要性。2020年之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2050年电力部门首次实现负排放量。

  它表明,作为一个人口稠密的国家,中国可能遭受不利气候影响的不平衡分配而遭受的痛苦甚至比其他国家更大。因此,该研究基于全球模型和新的国家模型的现有情景,进行了这项多模型研究,以探讨中国为实现1.5°C的升温目标所做的贡献。目的是在给定全球和国内气候政策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不同模型的情况下,了解什么是模型稳健的结果,以及每个模型中最不确定的结果。该研究发现对于中国的长期减缓和碳中和,对全球气候目标的贡献以及确定未来研究的需要具有丰富的信息和见识。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