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journal Linguistic Inquiry:语法是否有对错之分?

2016.1.21

  如果你笃信中学课上语文老师的那一套说法,那么你可能会以为句子的构成只有对错之分。然而,语言学家(linguist)认为语法其实并不是非对即错,大部分属于"灰色区域"。最近,一项新研究表明,"句法学家(syntactician)"-即那些设计语法结构的语言专家,在他们自己的研究中极少使用上述灰色区域。同时,该研究还发现句法学家的"语法是非观"与普通人之间存在明显差别。

  "语法并不是二元的概念",该研究的作者之一,来自德国Wuppertal大学的语言学家Jana H?ussler说到。她同时认为许多语言学家仍然用二元论去评判语法的正确与否,这一老旧的观念应当改变。

  为了研究究竟有多少句法学家正在使用新型的"灰度"模型解释语法结构。研究者们分析了发表在《journal Linguistic Inquiry》杂志上引用率较高的89篇关于语法的文章。绝大部分作者都明示或暗示了"灰色区域"的存在:他们使用三种或以上的类别去评价句式结构。但问题在于,他们文章中展示的例句极少使用中间的类别:要么就是完美的句式,要么就是一塌糊涂,完全不能接受的句式。

  之后,研究者们希望了解从专家角度得出的结论能够适用于普通人群。理论上,句法学家通过对普通人的句式使用习惯(即他们认为哪些表达是正确的,哪些又是错的)进行归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模型进行解释。因此,该研究组抽取了100个"绝对正确"与"绝对错误"的句子,并向以英语为母语的65名志愿者进行测验。令人意外的是,受访者的回馈与他们之前的预判并不相符:他们将40%的例句归为"灰色区域"。

  这一结果对所有对人类大脑处理语言的机制的研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如果忽视灰色区域的存在,句法学家根本不能描述语言是如何工作的。

  来自马里兰大学的神经语言学家Colin Phillips则认为,虽然语法可能会存在灰色区域的说法,但这一新研究是否对其有了精细的区分还仍未可知。对句子正确性的评价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活动,会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干扰。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