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临床病理——多管齐下治不寐

2021.7.29

前言

  不寐即失眠。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激烈,工作、生活压力空前增大,众多青壮年步入失眠患者行列,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长期失眠,使患者处于亚健康状态,更是心血管系统疾患、消化系统疾患、精神疾患等各种慢性病的***。而失眠在临床上也是一个令医患头疼的疾病,往往屡治不效,本人在工作中,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优势,结合自身特长,通过针灸、汤剂、膏方、穴位埋线等多种治疗方法,多管齐下,治养结合,在失眠的治疗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本文通过临床病例的介绍,来阐述治疗失眠的经验。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室2012---2016年25岁至50岁之间的中青年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病程在半个月至一年之间,排除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造成的继发性失眠。诊断根据中国精神疾病诊断分类第3版(CCMD-3):失眠症是一种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状态,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难以入睡、睡眠浅、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依据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针灸治疗学将失眠分为肝火扰心、痰热扰心、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心胆气虚五型。
  根据病程简分为:[1]急性失眠(病程﹤1个月)、亚急性失眠(病程≥1个月,<6个月)和慢性失眠(病程≥6个月)。其中,急性失眠多见肝火扰心、痰火扰心,慢性失眠多见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型。急慢性失眠均可见到心肾不交型。
治疗方法
1.经验取穴:
  为了适应社区简便、有效、易于推广的要求,经过大量临床实践,证实对于大多数急性和亚急性失眠不需要繁杂的辩证分型,只需取照海、申脉、神门三穴即可。临床上,失眠的病人大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在多方求医无效的情况下才想尝试针灸治疗,而最大的顾虑就是惧怕针灸的疼痛,所以取穴的少而精,治疗过程中的无痛尤为重要,特别是首次治疗。
典型病例:
  张某,女,30岁,教师2014年9月就诊。患者因“颈椎病”前来就诊,正好看见别的病人接受针灸治疗失眠,遂诉自己也有失眠症状,且口服药物效果不显,经旁人劝说,愿意接受**试治。诉最近一个月因忙于应试,过于紧张,致不易入睡,眠而不深且易醒,每晚只能入睡3个小时,余无不适,月经色暗红,舌质红,舌边尖有鲜红点刺,苔薄白,脉略数。诊为不寐(心火亢盛,急性失眠)。取照海,申脉,神门三穴,无痛进针,不强求针感,以患者无不适为度,轻声播放轻缓柔和的音乐,保持诊室安静,无强光**,嘱患者闭目养神。留针半个小时,中途不行针,等取针时发现患者已入睡,取针竟未察觉。最后以少冲刺血3滴结束治疗。

二诊:

  患者自诉针后当晚便正常入睡,欣喜满面,一改往日疲惫、郁闷之形态,主动要求再行**治疗,效不更方,守前法续治,嘱隔天治疗,针5次而愈。

分析:

  阴阳跷脉交会于目内眦,其脉气濡养眼目,利于目之开合,调节人体的睡眠。阳跷脉盛,主目张而不欲睡;阴跷脉盛,主目闭而欲睡。本例患者症轻病浅,故取通阴跷脉之照海,通阳跷脉之申脉,交通阴阳;配心之原穴神门以宁心安神;辅以少冲刺血泻心火,共达清心降火,镇静安神之功。

2.辩证取穴:
  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以上取穴略显势单力薄,必须配合传统的辩证取穴,方能取效。[2]照海、申脉、神门、三阴交、安眠、四神冲为主穴,肝火扰心者配行间;痰热扰心者配丰隆、劳宫;心脾两虚配心俞、脾俞;心肾不交配心俞、肾俞;心胆气虚配心俞、胆俞。
典型病例:
  朱某,女,33岁,公司职员,2015年6月就诊。诉睡眠不佳一年,加重一个月。一年前因家庭变故致睡眠不佳,渐至彻夜不眠,外院诊为i“失眠”,配服镇静安眠类药物,效不显,经人推荐来诊。刻下,寝时有睡意而无**常入睡,每于凌晨3、4时才略有睡意,偶尔能入睡2个小时,寐亦不深。面色?白,气短懒言,易出汗,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食而胃脘胀满,大便溏薄,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稀,舌质淡,苔薄白微腻,脉细无力。诊为不寐(心脾两虚,慢性失眠)。取照海、申脉、神门、安眠、四神冲、足三里、心俞、肾俞。泻申脉,补照海、足三里,余穴平补平泻。留针25分钟,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为防止疗半途而废,施治前和患者耐心做好解释工作。经治3次后症状开始好转,每晚能有3小时正常睡眠,醒后精神饱满,心情也渐愉悦。因患者病程较长,嘱患者后续巩固治疗,每周两次,共针20次愈。

分析:

  由于脾气虚弱,营血不足,不能奉养心神,致使心神不安;血虚不能上荣于面,所以面色?白;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两者互为影响,故一派气血不足之象。正如《景岳全书·不寐》中说:“无邪而不寐者,必营血之不足,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诸穴合用,共奏调和阴阳、养心安神、益气健脾之功。

3.针药结合
  慢性失眠往往病情反复,迁延难愈,治疗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中医优势,采取针药结合的治疗方法,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对于慢性失眠,笔者善于配合中药膏方,以期针灸速效,膏方慢养,以巩固疗效。
典型病例:
  患者金某,女,47岁,护士,2015年6月就诊。患者于一年前受惊吓后致睡眠质量欠佳,渐至失眠,终日惕惕不安,胆怯恐惧,遇事易惊并有心悸、气短、自汗等症状,饮食可,二便调,舌淡,苔薄,脉弦细。诊为不寐(心胆气虚,慢性失眠)。
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配服膏方如下:
  当归身200g,大熟地100g,杭白芍100g,制首乌100g,党参200g,黄芪300g,炒白术200g,云苓200g,茯神150g,川芎100g,生龙牡各300g,远志100g,合欢皮100g,木香100g,泽泻100g,丹皮50g。
  上药以水煎三次,取药汁文火熬稠,纳入阿胶250g(黄酒烊化),蜂蜜500g,冰糖200g收膏。嘱针灸治疗结束后每日早晚温水冲服15ml。半年后随访,言失眠已愈。

分析:

  慢性失眠多虚实夹杂,膏方治疗失眠的总原则是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多以健脾益气、养心安神、滋补肝肾之品,配伍或清肝降火、或化痰祛湿、或消食导滞之品。笔者习惯以八珍汤和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再根据病情加减。

4.埋线疗法
  埋线治疗疾病是针灸疗法的延伸,已经络腧穴理论为基础,利用线体对穴位的长效**达到长时间的治疗作用。适用于没有时间接受针灸治疗的慢性失眠患者。
典型病例:
  患者李某,男,47岁,职员。患者因长期出差在外,作息没有规律,导致睡眠质量时好时坏,近一月来症状有所加重。刻下:能正常入睡,3—4小时后醒,醒后无法再次入睡,每以看电视打发时间,口中粘腻不爽,口渴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诊为不寐(痰火扰心亚急性失眠)欲接受针灸治疗,唯没有时间坚持,建议接受埋线治疗。取左侧曲池、足三里、心俞、丰隆、脾俞以清热化痰,镇静安神,嘱半月后复诊。

二诊:

  患者经首诊埋线治疗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取右侧曲池、足三里、丰隆、心俞、脾俞守法施治。半月后随访,经两次埋线治疗后,偶尔会有半夜易醒,但仍能正常入睡。

分析:

  埋线疗法集**、药线**等多种**效应于一体,互相配合,相形益彰,共同发挥作用,起到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补虚泻实的功效。但操作过程要严格执行埋线疗法的操作规范,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体会
  由于失眠患者的症状复杂多样,所以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对于上述治疗方法的具体运用,尚需根据临床综合考虑,灵活掌握,因人而异,辩证施治,既要考虑到患者的病情,更要和患者交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如此方能提高临床疗效。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今以《大医精诚》的两段话结束本篇业务报告,是终点,更是一个新的起点。

参考文献
[1]《针灸推拿学高级教程》,人民军医出版社,石学敏、王拥军主编。

[2]《针灸治疗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高树中、杨骏主编。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