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研究发现黄淮海地区主推玉米品种适宜密度

2024.4.23

当前在玉米整个生育过程中,种植密度是最容易人为干预的栽培措施,合理密植可以使土地和资源利用率增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玉米增产的主要栽培措施之一。但密度过高又容易导致田间通透性差,造成倒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产量下降。

1713839660935901.jpeg

                                    品种“邯玉1604”的穗部形状。

1713839660155971.jpeg

    品种“邯玉金环九号”大田试验区密度与群体长势。图片均由论文作者提供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的张清华、韩雅利等,用冀南地区近年主栽玉米品种国审“邯玉1604”“沃玉3号”“邯玉金环九号”作为研究材料,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抗倒性的影响、对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和3个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

该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在相对适宜的种植密度范围会获得较高产量水平,且各品种高产密度范围具有差异;随着密度不断增加,各个品种的抗倒性能均呈下降趋势,存在一定的明显下降密度范围。紧凑型品种比平展型品种更适宜密植,当前,紧凑型品种一般密度为5000株/亩,平展型为4000株/亩。密度对品种抗倒影响较显著,密度增至4500-5000株/亩时,抗倒性状出现明显下降。密度对果穗行数影响较小;密度增加时,株高、穗位也增加,但抗倒能力减弱。

具体到目前黄淮海地区主推品种是一般适宜密度介于每亩4500株-5000株之间。其中,品种“沃玉3号”“邯玉金环九号”适宜4500株/亩,品种“邯玉1604”适宜5000株/亩,密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产量。

以上研究内容刊发于《陕西农业科学》2024年2期上。

文章相关信息: http://sxnykx.cnjournals.com/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240201&flag=1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