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科学家整合多种遗传操作技术构建新型家蚕性别调控体系

2018.8.15

  8月13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谭安江研究组等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题为Silkworm genetic sexing through W chromosome-linked, targeted gene integration的研究论文,报道了整合多种遗传操作技术在家蚕中构建的雌性特异胚胎致死系统。

  昆虫性别决定机制具有高度多样性,其分子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阐明。近年来,植生生态所黄勇平研究组和谭安江研究组以鳞翅目模式昆虫家蚕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阐明其性别决定和调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除发现多个家蚕性别决定通路的重要调控因子外(Insect Molecular Biology, 2014; PLoS Genetics,2017,2018),还构建了转座子介导的家蚕雌性幼虫致死(PNAS,2013)、基因组编辑介导的家蚕雄性或雌性不育(IMB,2014;IBMB,2017)等多种性别调控系统。

  家蚕的性染色体为ZW型,雄性为ZZ,雌性为ZW。雌性具有独特的W染色体,其序列高度重复。该研究组合了TALEN和CRISPR/Cas9两种基因组编辑工具,利用TALEN介导的同源重组将胚胎发育极早期启动子nos驱动的Cas9表达框定点整合到W染色体特定位点,构建了雌性特异表达Cas9的品系。前期研究发现,敲除家蚕性别决定通路中一个重要因子tra2后会导致家蚕胚胎致死(PLoS Genetics,2017),这提供了理想的靶标基因位点。靶向tra2的转基因sgRNA表达品系与雌性特异表达Cas9的品系杂交后,只有雌性个体中才会同时有Cas9和sgRNA的表达,导致tra2被定点敲除,从而诱发胚胎致死;而雄性个体因无W染色体存在,没有Cas9的表达,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该研究构建的雌性胚胎特异致死系统整合了piggyBac转座子、TALEN、CRISPR/Cas9等多种遗传操作工具、采用了转基因、基因定点敲除和敲入等多种遗传操作手段,也是首次利用基因组编辑工具针对昆虫性染色体实施的基因定点整合,在蚕业生产和鳞翅目害虫防治中都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博士研究生张忠杰、浙江农科院研究员牛宝龙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员谭安江等为共同通讯作者,博士后许军为该研究做出重要贡献。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等相关项目的资助。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