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脂质体的粒度及zeta电位表征研究(一)

2020.6.09

为成功实现药物传输,理想的途径是将治疗制剂靶向传输至所需位置,实现对受药组织与药物间相互作用的监测。可广泛运用于全身及局部给药的脂质体对这一应用的需求不断上升。由于具备液体、固体、半固体配方携载能力,脂质体已应用于针对真菌感染、甲肝、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疾病的治疗实践中。脂质体的物理表征对配方改良及研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探讨两项相关辅助技术的成功应用:一是用于检测脂质体粒度分析的纳米粒子跟踪分析技术(NTA),二是用于测量脂质体粒度及zeta电位的光散射(动态电泳)技术。

 

能够“定位”的给药载体

 

脂质体由脂质双分子层构成,是一种人工制备的球形囊泡。最初应用于研究膜结构渗透性的模型系统中。由于脂质体既能将水溶性物质包封于其囊泡中,又能将油溶性物质包封于其脂双层内,近年来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作为给药载体的适用性。通过控制其脂质构成并/或者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人员还能够针对具体的应用对脂质体进行设计。脂质体分为单室脂质体和多室脂质体,具有生物降解性,基本无毒性,并可以制成不同粒度。既能载荷亲水物质,也能载荷疏水物质的特性使脂质体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此外,例如通过添加抗体或肽链等物质进行表面改性,脂质体能使药物靶向达到体内指定区域,或者延长体内药效的作用时间。这些特性促使许多研究人员选择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

 

脂质体应用广泛,其在制药领域的应用包括:保护治疗药剂不受胃肠环境影响,促进药物成分在胃肠道内的传输,定向控释药物至特定位置,并能促进溶解以及增加细胞对药物的吸收。与此同时,脂质体制剂的局部外用功能也引起了医药及化妆品行业的强烈关注。脂质体实现药物微粒靶向传输的机理包括扩散和直接细胞融合,其中后者更为常见。在直接细胞融合中,脂质体的脂双层可与其他双分子层(如细胞膜)融合,从而将脂质体的内含物传输至目标细胞。

 

物理表征作用

 

脂质体的效用与其物理特性密切相关。测量和分析脂质体制剂的粒度、浓度、zeta电位等参数有助于预估制剂在临床环境下的效用。在这些参数中,脂质体的粒度及分布尤为重要,尤其是在肺部或非肠道途径给药的情况下,粒度对药物活性成分的有效传输起到了关键作用。除体内作用外,脂质体的粒度还具有一系列体外意义,会对给药系统的载药能力、聚集程度和沉积状况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而另一个重要的指标是zeta电位的数值测量,该测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胶体系统的稳定性预测。在应用于脂质体时,这一技术能够监测体内可能发生的带电脂质体与相反电性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提高分析可靠性

 

就医药配方研发而言,无论采用何种载体、何种配法,必须要有可靠的分析体系提供相关的健全数据。如果用脂质体作为载体,为实现更高效、更先进的研发进程,需在进行任何临床试验之前,详尽了解这些载体是如何在体内发生作用的,而这其中的关键便是粒度及zeta电位的测量。

 

使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测量脂质体粒度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简称:NTA)运用光散射来检测溶液中的纳米颗粒。该技术结合了光散射显微镜及视频成像技术(图一),根据不同的样本类型,可测量10 -2000 nm范围内的粒度。

 

使用科学数码摄相机可以捕捉溶液中颗粒的散射光,再由仪器软件逐帧追踪每个颗粒的移动情况(图二)。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