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缅怀丨2016年逝去的生物学家

2016.12.26

  BioArt按:2016圣诞的狂欢已过,2017元旦又将到来,在大雪纷飞的季节让我们用文字记录2016年去世的多位生物学家,以表达对他们的怀念与无限哀思,他们创造的科研成果曾经走在时代和科技的最前沿,未来终将照亮人类,感谢他们为科研探索做出的贡献,同时也应该感谢他们的家人对科学的支持和付出!生命科学研究,我们砥砺前行,逝去的前辈,我们会铭记!

  钱永健(Roger Tsien ,1952-2016)

  美国当地时间8月24日,64岁的钱永健如往常一样骑自行车外出,没想到这一去就是永别,据此前的消息,钱永健的去世原因可能是中风。钱永健生前为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医学院教授,2008年与美国生物学家Martin Chalfie和日本有机化学家兼海洋生物学家下村修因为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获得该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这一工作点亮了整个生命科学。

  Susan Lindquist (1949-2016)

  10月28日,美国Whitehead Institute官网发布了一篇文章,美国科学院院士、MIT教授、HHMI研究员、美国国家奖章获得者和Whitehead Institute前任董事Susan Lee Lindquist不幸因罹患癌症于前一天离世,享年67岁。她最早将酵母推广为一种研究人类疾病和进化的模式生物,最为同行熟知的工作是关于朊病毒蛋白和热休克蛋白参与蛋白折叠的研究,她发现朊蛋白能呈现出多种稳定的结构状态,而且还发现朊蛋白的功能依赖于其结构的改变。通过在酵母中研究,Lindquist及其同事证明了朊蛋白具有某种遗传特性而且不依赖于核酸的改变。随后,Lindquist将更多的精力转向研究人类中经常出现的系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致病机理,并且建立起了关于热休克蛋白影响蛋白折叠的一系列学说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近日,包括Nature、Science、Cell和EMBO在内的杂志都发表了一个讣闻(Obituary)形式的文章来悼念和缅怀这位杰出的生物学家(详见BioArt此前的报道《Nature、Science和Cell同发布讣告悼念这位杰出的生物学家》)。

  Alfred G. Knudson (1922-2016)

  Alfred G. Knudson被誉为是“肿瘤遗传学领域的孟德尔”(Mendel of cancer genetics),他因为在1971年提出肿瘤发生的“二次打击”学说(‘‘two-hit’’ hypothesis)或者称为以他名字命名的“Knudson hypothesis”而广为学界所知,Knudson也因此获得了1998年有“诺贝尔风向标”之称的“拉斯科临床医学奖”,他还于2004年获得了有日本诺贝尔奖之称的“京都奖”(Kyoto Prize)。此外,Knudson还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与艺术院院士,他还曾是美国人类遗传学会主席。今年7月10号,Knudson在他94岁生日的前夕去世。

  Stefan Jentsch (1955–2016)

  Stefan Jentsch教授1955年出生于德国柏林,生前为德国马普生化研究所分子细胞生物学部主任,他还是德国科学院院士和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成员。Jentsch教授曾在MIT Alex Varshavsky教授(拉斯科基础医学奖获得者,发现了蛋白质降解泛素系统的N端法则)实验室做博后,曾鉴定到了多个调控泛素途径的关键蛋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率先鉴定到了第一个E2泛素结合酶RAD6,并且首次将DNA损伤与泛素领域连接起来。此外,他还在ERAD(ER associated degradation)和SUMO和其它类泛素修饰领域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贡献。今年10月29日,Stefan Jentsch因患肿瘤去世。

  Cheolho Cheong (1974–2016)

  Cheolho Cheong 1974年出生于韩国?庆尚南道,他本科和博士均毕业于国立首尔大学,生前为加拿大蒙特利尔临床研究所助理教授。他曾在一次学术会议期间遇到了洛克菲勒大学的Ralph Steinman教授(2011年因其树突状细胞研究中做出的贡献获得诺贝尔奖,然而不幸的是他在奖项公布的前三天因胰腺癌去世),由于交流的比较好,Cheong 后来直接去了Steinman教授实验室做博后。今年4月份,Cheong在得知他的第一篇通讯作者文章即将在5月10日出版的Cell Metabolism上发表,非常高兴,在4月24日大家一起庆祝他41岁生日过后,Cheong回到家中proof最后的manuscript,然而很不幸的是当晚猝死在家中。这篇Cell Metabolism文章的标题是“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Expressing Aortic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 Protect against Atherosclerosis by Induction of Regulatory T Cells”。

  Andrzej K. Tarkowski (1933–2016)

  Andrzej K. Tarkowski 是波兰籍胚胎学家,被誉为“现代动物胚胎学之父”。他1955年本科毕业于华沙大学(University of Warsaw),1959年继续留在原来的学校获得博士学位。从1964年到2003年,Tarkowski一直是华沙大学胚胎学系主任,期间还担任过该校动物所所长,后来他还被选为波兰科学院院士和法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获得“日本国际奖”(Japan Prize)。1961年,Tarkowski 第一个做出了哺乳动物胚胎嵌合体,这一工作发表在当年Nature杂志上。1966年,Tarkowski 开发出了一种技术能够观察卵细胞中的染色体,这项技术在早期研究胚胎中被广泛使用。1970年,Tarkowski 在Nature发表的工作首次证明了孤雌激活的小鼠卵母细胞能够发育到妊娠中期(mid-gestation)。

  Dorothy Warburton (1936–2016)

  Dorothy Warburton 1936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Galt,ON),1961年在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获得博士学位,1964年她和丈夫一同move到纽约并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Barnard College)任职,在经历过一些人类细胞遗传学的训练后于1969年加入哥大内科与外科医学院人类遗传与发育学系,此后担任哥大内科与外科医学院附属纽约长老会医院和婴儿医院细胞遗传学实验室的第一任主任直到去世,生前还是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儿科学和病理学系教授。Dorothy Warburton的主要成就包括,她所在的实验室首次报道了运用原位杂交技术mapping人类基因并且鉴定了核糖体RNA基因在人类基因图谱上的位点;首次确认了纯合三染色体和杂合三染色体在家族遗传中具有显着的再发风险;通过大量样本的调查发现一些非生物因素比如父母年龄和环境因素对自发性流产胎儿中的染色体异常没有影响等。2016年4月26日,Dorothy Warburton因为心脏功能衰竭去世。

  Qinghong Zhang(1968-2016)

  Zhang Qinghong教授今年47岁,去世前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今年3月5日早上被发现逝世于研究大楼中,死因不明。她于1968年出生于四川万县(现属重庆万州),1991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97年获得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98年到2008年一直在美国的俄勒冈州波特兰市(Portland,Oregon)的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应该是做博后,2008年8月move到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开始了faculty生涯,从Assistant professor做到了如今Associate professor。Zhang的大部分科研生涯都在研究基因的转录调控与疾病发生(主要是癌症)的研究,她十多年的科研生涯大部分时间都是focus在一个转录共抑制因子CtBP,这个蛋白随后被发现在转录调控中可以作为一个“氧化还原感受器”(Redox sensor)。随后Zhang的课题组进一步在CtBP上鉴定了很多修饰,包括磷酸化、乙酰化和泛素化等。

  Runqing Lu(1968-2016)

  Runqing Lu,1968年7月18出生于山东淄博人,2016年3月29日因未知原因不幸离世,留下了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女儿。Lu生前为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UNMC,University of Nebraska Medical Center )遗传系、细胞生物学系和解剖学系副教授。从他发表的论文来看,他应该是1999年在马里兰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到芝加哥大学做博后,他于2004年加入UNMC开始独立PI生涯至今,从他的官网简介和发表文章来看他的需要研究方向为“B淋巴细胞的发育机制”。

  赵永芳(1977-2016)

  赵永芳1977年生于湖北宜昌,1999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2004在生物物理所获得博士学位,2006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入选中组部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并正式成为生物物理所的PI(课题组组长)。2015年赵永芳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赵老师课题组主要从事膜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利用单分子FRET研究膜蛋白构象与功能的关系;GPCR细胞水平多聚体对其功能的调控机制。赵老师在学术上成果斐然,她博后期间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两篇Nature和一篇Nat Chem Bio文章,回国后以通讯作者身份和同为生物物理所研究员的张凯合作在Cell Research发表过一篇文章。2016年8月15日0点20分,赵永芳研究员因突发急病,经抢救无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306医院去世,终年39岁。

  张树政(1922-2016)

  张树政院士1922年10月22日生于河北省束鹿县双井村。194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理学院化学系,获理学士学位,同年到任北京大学任教,先后担任补习班第一分班化学系助理、医学院医学系生化科技佐,理学院化学系助教。1950年1月任重工业部综合工业研究所技师,1954年1月调入中国科学院菌种保藏委员会(中科院微生物所的前身)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张树政院士长期致力于中国微生物生物化学的研究,在白地霉糖代谢、红曲糖化酶结构与功能、糖苷酶和耐热酶、糖生物学和糖生物工程学等研究中成就卓着,是中国微生物生化的重要领军人,是糖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望。张树政先生因病于2016年12月10日18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