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别嘌呤醇毒性的风险因子

2014.11.06

  别嘌呤醇(allopurinol)为次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能够减少尿酸合成并降低血中尿酸浓度,是治疗痛风的首选药物,同时也是最易引起威胁生命的严重皮肤不良反应(SCAR)的药物之一,包括:药疹伴嗜酸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综合征(DRESS)、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中毒性表皮坏死(TEN)。目前,别嘌呤醇相关SCAR的预后因素扔不清楚。

  根据在中国台湾开展的一项研究,Chung及其同事发现了48例重症别嘌呤醇相关皮肤反应(allopurinol-SCAR),并将患者的临床和遗传特征与138例耐受别嘌呤醇患者的临床和遗传特征进行了对比。发生皮肤反应的患者中,26例表现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22例表现药疹伴嗜酸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综合征(DRESS)。这些患者中有10例死亡,均表现SJS。

  该研究显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严重的皮肤反应。此外,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B*58:01)等位基因的存在与别嘌呤醇严重皮肤反应(allopurinol-SCAR)强烈相关(p<0.001, OR (95% CI) 109 (25 to 481))。肾功能不全(定义为<30mL/min)也与别嘌呤醇严重皮肤反应(allopurinol-SCAR)升高的风险相关(p<0.001, OR (95% CI) 8.0 (3.9 to 17))。此外,表现严重皮肤反应的患者,别嘌呤醇的代谢产物羟基嘌呤醇水平升高,颗粒溶素水平也升高。

  结论:肾功能受损、血浆羟基嘌呤醇和颗粒溶素水平的升高,与别嘌呤醇相关的严重皮肤反应(allopurinol-SCAR)预后较差相关。建议避免将别嘌呤醇处方给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HLA B*58:01基因型携带者。早期干预提高血浆羟基嘌呤醇的清除可能改善别嘌呤醇相关严重皮肤反应(allopurinol-SCAR)的预后。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风湿病年鉴》(Ann Rheum Dis)。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