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酶催化反应的过程催化反应

2024.6.27

酶催化反应的过程催化反应分两步,首先酶(e)和底物(s)形成酶一底物复(络)合物(es),然后进行化学反应;生成的产物(p)从酶的活性部位解析下来,酶又可重新作用。

2个过程都是可逆的,而且是在于定条件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e+s→es→p+e由于es的形成,使底物的反应键变形(或极化),并且被固定在酶的活性部位,使底物与反应基团接近,把分子间的反应变成分子内的反应。再加上多功能集团的协同,使反应加速。温度会加速上述平衡的形成,因而温度对酶催化反应有极显著的影响,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反应加快。但是高于40℃后,由蛋白质组成的酶会变性而失活。因而当ph、酶纯度和作用时间在一定的条件下,每种酶只在一定温度下有最大活力,此温度为该酶作用的最适宜温度。

动物组织中的酶,最适温度一般在35~40℃,但这是相对的。如酶在干燥状态时对温度的耐受力高;细菌α-淀粉酶加入cacl2会增加热稳定性。ph、酶纯度,作用时间等其他条件改变时,最适作用温度也会变化。 同样每种酶也具有活力最大的最适ph(常见水解酶的最适ph表)。

改变ph可明显改变反应方向。在考虑ph影响时,酶、底物和系统中其他组分的解离状态都不可忽视。酶具有许多可解离的基团(一cooh、一nh2等),有的基团在非解离状态下才有活性,而有的则是在离子状态下才有活性。因而胃和肠道等部位的ph对于酶活力是很重要的条件。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