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牵引工程科技全面提升吗?

2017.11.09

  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

  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十二五”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科技创新步入跟踪与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在这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央提出了我国将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2049年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工程科技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紧密、作用最直接、效果最显著的科学技术,是形成现实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中国工程科技发展具有巨大的创新需求和实践空间。

  基于此,在2009年组织开展的“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基础上,中国工程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于2015年联合组织开展了“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集聚国内外院士、专家以及我国社会各界智慧,在把握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研判我国2035年经济社会发展图景、识别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上,科学谋划我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并提出支撑未来工程科技发展需提前部署的基础研究方向,以期能够充分发挥中长期科技发展路径规划的作用,突破工程科技发展瓶颈,推进我国工程科技若干重要领域率先进入“领跑”行列,进而牵引工程科技全面提升,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支撑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

  我国工程科技创新发展

  任务仍十分艰巨

  面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2035年我国发展愿景如下:

  2035年的中国,将是全球化的中国。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并将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参与到全球性事务中,形成较高的国际影响力。

  2035年的中国,将有望迈入高收入水平国家行列。建立在创新驱动基础上的经济增长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消费增长成为发展主动力,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人民的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日益得到满足。

  2035年的中国,将是智能化的中国。万物互联互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智能化新型制造体系初步建成,制造业整体进入世界制造强国之列,智慧城市、智能交通体系基本形成,智慧医疗、智能教育融入百姓生活。

  2035年的中国,将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清洁高效、智能互联的新型能源体系格局初步形成,减量、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得以建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公众绿色生活方式习惯基本养成,中国迈入生态文明新时代。

  2035年的中国,将是和谐的中国。依法治国的目标基本实现,公民享有更加合理、更加公平的医疗保障,享有更加优质、更加公平的教育资源。

  2035年的中国,将是安全的中国。将建立较强的自然风险防范与抵御能力,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公共安全网络与主动型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极大提升人民生活和社会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面向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面向打造中国经济社会新方位的要求及2035年发展愿景,谋划中国工程科技发展,需要建立在对工程科技发展水平的客观分析基础之上。

  当前,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工程科技的一些领域和方向已经开始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但是,我国科技创新基础还不牢,工程科技各领域人才队伍与科技资源能力仍不足,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创力还不强,一些关键领域,如信息电子、高端及智能装备、高端仪器仪表、核心元器件与关键原材料、新型药物与医学工程等领域,核心技术或产业发展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根本性改变,相关领域工业基础能力落后。除技术基础外,能源资源、环境生态等领域仍然受到标准规范、经济模式与产业生态等综合性因素的影响,并且,跨领域、跨学科集成创新的协同能力仍较弱。当下我国多数技术方向的研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明显差距,我国工程科技创新和跨越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因此,未来20年中国工程科技发展要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在系统认识工程科技发展规律和发展态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到工程应用的前瞻部署和系统创新布局,以重大工程为牵引,以科学突破为支撑,加快开发自主、先进、适用的工程科技,全方位推进各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精准化与服务化水平,推动优势工程科技领域率先进入世界强国行列。

  我国工程科技发展要突出以下原则:一要超前预见部署,勾画创新强国路径,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二要突破瓶颈短板,支撑自主协调发展,尽快改变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三要统筹技术集群,促进全面协同提升,强化大系统视角下各领域技术协调发展和融合应用;四要加强开放协同,优化创新生态网络,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

  推动优势工程科技领域

  率先进入世界强国行列

  按照工程科技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友好生存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终极使命,切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愿景及其对工程科技发展的需求,我国未来20年工程科技的发展应从以人为本的基本点出发,以智能、绿色、可持续为主线,围绕新型能源体系、新型产业体系、新型民生体系的构建,大力抢占新技术革命制高点,形成战略必争领域优势能力,强力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速推进网络强国、海洋强国与航天强国建设,全力打造美丽中国、健康中国与平安中国。

  为此,从信息基础、能源保障、产业提升、现代城市、空间海洋以及健康发展六大方面,提出面向2035 年的工程科技发展的总体构架。

  强壮信息基础,领先智能化时代发展。2035年,人类社会将普遍进入以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与物理系统、产业系统、社会系统与人民生活各方面深度融合,将引领带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电子信息技术的全方位跨越式发展成为科技强国建设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面向2035年,工程科技的重要任务是大力强化电子信息的新概念、新体制、新材料等前沿问题的基础研究,在芯片与集成电路技术、基础与核心软件等方面加速突破瓶颈,在高性能计算技术、智能技术、天空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技术、下一代互联网、先进交互和显示技术等前沿技术方面率先取得突破,聚焦人工智能2.0发展,大力推进先进信息技术的全方位应用。

  蜕变产业模式,推进产业技术全面现代化。面向未来产业全面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与服务化的格局,大力发展产业共性技术,聚焦纳米材料、复合材料、微纳制造、增材制造、生物制造、机器人等先进材料与制造技术,积极推进工厂与产业整体智能化,基于绿色发展的理念,构建洁净、低耗、循环的制造模式,建立广泛的工业与社会生态链接,实现节约化、高效化、洁净化生产。

  重塑能源体系,赢取绿色低碳高效能源优势。现代能源技术的竞争,是满足未来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构建未来经济社会生存与高效、绿色发展保障的战略必争。面向2035年,在尊重能源资源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优先发展节能减排技术,在着力发展传统能源的清洁利用技术的同时,聚焦发展非常规化石能源开采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技术,以及先进智能、分布式新型综合能源网络系统技术等,加快供给侧绿色化开发科技创新,强化消费侧清洁化、低碳化、集约化利用科技创新,推进高碳能源减量革命、清洁能源增量革命、系统节能提效革命,在世界能源技术与产业发展竞争中赢得优势,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现,赢得未来全球能源治理框架下的发展主动权。

  打造和谐城市,构筑智能安全基础设施与服务。以引领新型城镇化创新发展、适应区域协同发展模式重大变革、落实生态绿色发展为目标,基于以人为本、高效协同,人文、科技与生态并重发展的理念,在生态城市和绿色建筑方面建立起顺应国际潮流且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发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安全可靠、智能健康的城市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与综合交通体系,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体系,提升综合交通运输的协同运行水平、服务品质和主动安全保障能力,发展支撑高度智能管理与智能服务的城市运行管理技术与系统,为建立我国未来和谐发展的城市与城镇体系提供保障。

  拓展空间海洋,实现深空深海工程跨越。支撑航天强国、海洋强国发展战略,面向深空、深海探索与利用的高科技前沿,面向未来信息化社会对精准、实时、无缝、泛在的空间信息服务的需求,面向海洋战略性资源开发利用、海洋安全与权益保障和海洋环境保护等要求,在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牵引、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和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全力开展空间海洋工程科技攻关,实现海洋与空间探索利用技术的弯道超车和新跨越,推进太空与海洋新经济发展成为未来经济重要支柱。

  保障健康发展,构建全流程全方位科技体系。健康生活是人类的基本目标和不懈追求,健康环境则是健康生活和健康发展的保障。以健康发展为终极目标,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研发与应用,改变我国未来农业、医药卫生等领域发展面貌;以粮食安全与农业生态安全为核心,建立与我国农业大国地位相适应、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智能化、生态化的高效、绿色、安全农业工程技术创新体系;突出源头削减、过程控制和循环利用全过程防治污染科技创新作用,建立多污染物、跨区域流域的全方位污染防控、环境质量改善与生态恢复技术体系;以现代医疗卫生理念为指引,大力推进生物技术、类脑科学、组织工程及器官再生技术、现代药物研发、高端医疗仪器仪表、智能设备以及现代中医药等技术发展,建立世界先进的现代医疗体系。从阐明疾病与健康机制、预防与干预、精准医学、整合医学等全方位提高我国医药卫生发展水平。

  总之,根据国家战略部署,2030年我国将力争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2035年,在整体提升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构筑形成共性技术基础坚实、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增强、战略前沿领域领跑的工程科技优化发展格局,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绿色清洁、安全可控的产业技术体系,以及基本完备的生态文明与健康中国技术支撑体系,产出一批对世界工程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实现创新驱动。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