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国家标准氮化镓材料中镁含量的测定二次离子质谱法

2019.7.04

国家标准《氮化镓材料中镁含量的测定二次离子质谱法》

编制说明(预审稿)

一、工作简况

1.立项的目的和意义

GaN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是目前全球半导体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是研制微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并与SiC、金刚石等半导体材料一起,被誉为是继第一代Ge、Si半导体材料、第二代GaAs、InP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之后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它具有宽的直接带隙、强的原子键、高的热导率、化学稳定性好(几乎不被任何酸腐蚀)等性质和强的抗辐照能力,在光电子、高温大功率器件和高频微波器件应用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GaN单晶的研制,迫切需要对GaN材料中重要杂质进行检测,特别是重要掺杂剂镁元素的测试,因为掺Mg量对生长P型GaN有重要影响:要获得高空穴载流子浓度的P型GaN,Mg的掺杂量必须控制好。掺Mg量较小时,GaN∶Mg单晶膜呈现N型导电,得不到P型层;掺Mg量过大时,会形成与Mg有关的深施主,由于深施主的补偿作用,得不到高空穴浓度的P型GaN。二次离子质谱法可以分析从氢到铀的所有元素及同位素,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是检测镁掺杂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促进国内相关技术的提升,并使我国二次离子质谱定量分析技术规范化、标准化,特制定《氮化镓材料中镁含量的测定二次离子质谱法》。

2.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7年第四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7]128号)的要求,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负责制定了《氮化镓材料中镁含量的测定二次离子质谱法》,计划编号为20173544-T-469,要求完成时间2019年。

3.标准承研单位概况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拥有两台二次离子质谱仪,是国内唯一家能够提供全面的二次离子质谱测试技术的单位,有丰富的操作、试验经验,可以为《氮化镓材料中镁含量的测定二次离子质谱法》标准的制定提供充分的验证报告。公司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曾制(修)订定二次离子质谱相关的标准10余项,有丰富的制(修)订标准的经验。

4.主要工作过程

本标准的制定工作由要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承担。

2017年12月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组建了本标准起草工作组;起草工作组讨论并形成了制定本标准的工作计划及任务分工。2018年3月,起草工作组完成标准《氮化镓材料中镁含量的测定二次离子质谱法》的讨论稿。2018.年4月24日,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材料分技术委员会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氮化镓材料中镁含量的测定二次离子质谱法》的第一次工作会(讨论会),提出了“前言中删除‘本标准为首次制定’等共9条修改意见”,形成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中国电科第四十六所将征求意见稿发给相关单位,广泛征求各单位专家对标准的修改意见,共收集到意见18条,形成《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对照收集的意见对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进行了修改,形成预审稿及其编制说明。

二、标准编制原则及确定主要内容的确定依据

1、编制原则

1)本标准编制主要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统一规定和要求进行编写。

2)考虑用户的当前使用要求及以后技术发展的潜在使用要求。

3)考虑国内生产企业的生产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2、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2.1 范围的确定

本标准规定了用二次离子质谱仪测定氮化镓材料中镁含量的方法,根据文献资料以及多年的实验经验得出,使用该方法镁的检测限为5×1014cm-3,所以规定测定范围为大于5×1014cm-3。

2.2规范性引用文件的规定

将本标准中直接引用到的文件《GB/T 22461表面化学分析词汇》列入了第二章。

2.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中引用了《GB/T 22461表面化学分析词汇》中关于一次离子、二次离子等术语的定义。增加了“相对灵敏度因子”的定义。

2.4干扰因素的说明

本标准中干扰因素包括环境、样品架、标准样品的标称浓度、测试样品的状态等因素,说明如下:

2.4.1样品在放入样品架之前的各个环节,例如抛光的溶液和环境,都有可能引入沾污。

2.4.2二次离子质谱存在记忆效应,所以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样品室内存在高浓度的镁,也会吸附到样品表面,干扰镁的测试。

2.4.3 样品架窗口面如果变形,导致窗口内的样品表面不平整,分析时其表面与离子收集光学系统的倾斜度会发生变化,则会降低测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2.4.4二次离子质谱法的特点是测试低含量(优于ppm水平)的杂质浓度,所以要求样品分析面必须进行抛光以除去表面沾污,通常粗糙度越大,表面沾污越厉害,对测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影响越大。

2.4.5因为二次离子质谱的定量法是采用相对灵敏度因子法,通过标准样品的镁浓度和相对灵敏度因子,计算待测样品中镁的浓度,所以标准样品中镁的浓度标称值直接影响待测样品的浓度测试值,同时标准样品的不均匀会直接影响待测样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4.6 本方法的检测限受仪器本身的性能影响很大,所以仪器型号不同或者仪器的状态(例如最大束流大小、聚焦状态等)不同都会影响本方法的检测限。

2.5仪器及设备说明

本方法主要采用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进行检测,通常电负性小的元素宜采用氧离子源作为一次离子源,所以镁元素采用氧离子源作为一次离子源,所以要求仪器必须配备氧一次离子源。

2.6标准样品

氮化镓单晶中镁杂质的浓度通常在10×1016cm-3以下,而且作为标样通常要高于检测限1~2个数量级,所以规定标准样品中镁浓度(原子数)范围为1×1016cm-3~10×1016cm-3比较合适,且分布均匀性越小对待测样品的测试结果影响越小,规定在5%以内既能满足测试要求,且容易制备得到。

根据二次离子质谱法的特点是测试低含量(优于ppm水平)的杂质浓度,所以要求样品分析面必须进行抛光以除去表面沾污,粗糙度Ra=2nm时基本表面沾污都能去除了,但表面粗糙度越小,SIMS深度剖析的深度分辨率越高,所以规定粗糙度Ra≤2nm。

2.7测试条件的选择

氮化镓体材料中镁浓度的测试,通常要先除去表面自然氧化层中的镁,这就要求大束流、大面积扫描,这样就能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去除表面沾污,且确保需要分析测试的区域干净,据仪器指导手册建议,扫描面积通常选择几百微米×几百微米,典型条件是:250μm×250μm 。

为了进一步测试晶片体内的杂质含量且降低仪器检测限,需要选择较小的扫描面积继续溅射,根据经验,典型的扫描条件是50μm×50μm。

剖析结束后,记录电子倍增器上24Mg+的计数率和法拉第杯检测器上主元素69Ga+的计数率,因为一般都是低含量,如果只记录最后一个周期的结果,误差会较大,所以规

定对最后20个周期的结果进行平均。

2.8实验数据的处理

二次离子质谱定量方法一般采用相对灵敏度因子法。

当试样和标样的主要基体成分相同的前提下,各种低含量元素的浓度即使在ppb到百分之一的范围内变化也不影响相对灵敏度因子的恒定性,所以采用相对灵敏度因子法定量。同时分别给出了氮化镓中镁的相对灵敏度因子及氮化镓样品中镁杂质元素浓度的计算公式。

2.9精密度的计算

因为SIMS测试是一个破坏性的测试,所以不能对同一个样品反复测试,只能对同一氮化镓片(均匀性小于等于2%)的10个区域取样分别进行镁含量的测试得出精密度。

从两组验证结果中得出本方法的精密度小于10%。

三主要试验和验证的分析、综述

用标准中描述的方法对取自两片GaN片的两组样品中的Mg杂质进行了测试,测试仪器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的IMS-4f和IMS-4fe7型二次离子质谱仪,

+一次离子束,引出能量两台仪器分别由不同的试验人员操作。试验条件相同,均为:O

2

为15kev,扫描面积250µm×250µm。参考样品由离子注入法获得,峰值浓度为7.2×1017 atoms/cm3。按照标准中所述公式计算出每个样品中Mg浓度值,计算得出Mg浓度的平均值、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RSD)等,详见表1和表2。测得的空白样品中Mg的最低浓度为5.0×1014atoms/cm3,检测限较低。

表1 编号为1#GaN和2#GaN片样品中Mg浓度测试结果汇总表

国家标准氮化镓材料中镁含量的测定二次离子质谱法

国家标准氮化镓材料中镁含量的测定二次离子质谱法

国家标准氮化镓材料中镁含量的测定二次离子质谱法

结果表明:用二次离子质谱法测试GaN 中Mg杂质浓度的方法可行,且精密度(RSD)小于10%,结果重复性好。

四、标准水平分析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为推荐性国家标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五、与现行法律、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及相关标准协调配套情况

本标准不违反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与现行的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行业标准没有冲突。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在本标准编制过程中,没有出现重大分歧意见。

七、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本标准将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实施。

八、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由于国家标准体系中以前没有此类标准,所以本标准颁布后,无需废止任何现行有关标准。

九、其它应予说明的事项

本标准是测试杂质元素的总量,因此与杂质的化学和电学特性无关,未涉及ZL问题,建议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供大家使用,若对结果有疑义,以供需双方商议的测试方法为准。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