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阿尔茨海默病:中国应对缺体系

2014.9.04

   为促进阿尔茨海默病这一重大脑疾病的研究、尽早发现有效防治手段,许多发达国家都出台了阿尔茨海默病国家研究计划或法案。

  “必须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战略和思路作出较大调整,加速我国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和解决方案的建立。”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89期沙龙——“基于创新理论的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治新靶标研究”的主题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就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现状、问题与防治战略等达成“上海共识”,并呼吁要着力消除不利于阿尔茨海默症研究的众多因素,尽早建立符合中国国情且科学、易行、统一的诊断标准,并规范诊断流程。

  每年递增30万病例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性痴呆,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全部老年期痴呆65%以上。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教授钟春玖介绍,作为一种与年龄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阿尔茨海默病起病隐匿、病程呈慢性进行性,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社交、职业与生活能力。

  7月15日,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年会上公布了一组数据:去年全球老年痴呆症患者有4400万。预计到2050年,患者数量将增长3倍。目前,我国约有8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且以每年约30万以上的新发病例在递增。“该病不仅严重损害患者个人健康和尊严,而且显著影响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裴钢说。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是笔不菲的费用。据统计,全球2010年在痴呆症上的社会成本高达6040亿美元,约占当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

  “我国在这一块的花费不比别的国家少。”裴钢说,我国家庭为主的养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国内阿尔茨海默病的严重性。

  非药物治疗受关注

  迄今为止,全球尚缺乏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理想生物学标志物和有效预防、延缓该病进展的手段。

  “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必须要受到重视。”裴钢说,国内阿尔茨海默病各方面诊断还不到位,还有“很多人尚未诊断”。

  然而,既有药物的疗效不太理想,尤其是在延缓病情发展速度上面。

  “我们在试验中发现,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对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的患者进行非药物治疗,可能达到双管齐下的效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陈生弟说,非药物治疗的加入,对延缓病情进展表现出效果,可以将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纳入考虑。

  对此,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王建枝也表示,他们曾在实验室对动物做过类似试验,效果很明显。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徐进也有一个想法,他希望设计一种程序或者游戏给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对其认知能力和记忆能力进行简单的测试,一方面收集数据,一方面对大脑起到一定的积极刺激作用。

  “不过,不同患者的起点不同。”徐进说,“所以应该在设计上考虑这一点。”

  裴钢也同意这种想法,他认为,一套长期的完整有效的干预学习办法,有可能起到效用。

  统筹全国力量

  尽管近年来我国在应对该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社会老龄化的速度以及需求相比,仍差距甚远。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都出台了阿尔茨海默病国家研究计划或法案,但在这方面,中国尚且缺乏完整的应对体系。

  裴钢告诉记者,社会各阶层和广大民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还十分有限,这也阻碍了国内对病情的研究和早期诊治的开展。

  对此,专家们表示,必须对现行的研究战略和思路作较大的调整,着力消除不利于研究的众多因素,加速阿尔茨海默病在中国的研究和解决方案的建立。

  “国内亟待成立国家级别的研究学术团体和基金会。”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王晓民说,可以以此统筹全国的力量、推动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并定期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决策研究和咨询报告。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李晓江则认为,要建立更加接近人类病理生理特点的动物和细胞模型,加大多模式多靶标防治病情的研究力度。“目前采取的小动物试验模式和大动物的疾病模式有很大的差别,要建立一种新的阿尔茨海默病模式,然后从另外一个角度探索疾病发病原理以及诊疗方法。”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