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穹顶之下 中国车市需要为空气埋单吗?

2015.3.02

  凤凰汽车评论 当大家都已经对中国霾习以为常的时候,柴静视频《穹顶之下》引爆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再次关注。围绕着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和我们怎么办这三个问题,很多人再次被DUANG、DUANG的DUANG的不轻,从而萌生出对APEC蓝下美好生活的强烈期待。

  要知道,这部视频最可贵之处并不在于视频成本与专业程度。而是这部视频的反响和发布契机。要知道,在环保部长履新、两会在即的时刻,而当媒体将两部分内容并列而挂之后,作为上任之新官,又岂能等闲视之?

  所以,既然《穹顶》已经多次提到汽车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那么从体量巨大的车市入手来解决中国霾的问题必然是值得期待的内容了。

  经验告诉我们,管理等同收费,那么要治理的话,这收起来就只能是“呵呵”了。

  那,当汽车与污染进行某种程度挂钩之后,国内的车主们会不会再次拔毛呢?

  显然,这才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因为不管在什么样的环节,汽车都是中国不良空气的元凶之一。至于油企标准和品质问题、车企弄虚作假的问题,都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根治的问题,所以最终比较容易落脚的还得是对车主在轮子和盘子方面的取舍。

  那么取舍之后呢?笔者对此仍然难有信心。因为众多数据显示汽车仅仅是构成雾霾的元凶之一,那不是最主要的因素。但就汽车污染来说,除了车企和油企的因素之外,汽车最能产生污染的时刻莫过于堵车了。那么针对堵车现象进行环保治理,我们是否能够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呢?

  事实上,没有。因为众多专家关心的并不是堵车过程中的污染问题,而是说政策本身简单粗暴的方式难以适应人类发展需要的问题。要知道,相比东京来说,北京并不具备方便、快捷、高效、准时的公共交通系统。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堵在车上确实会比被“挤成肉条”又堵在路上好很多。

  专家关心的是,能否使用经济杠杆来解决堵车的难题,比如说你买车得首先买停车位、通过车牌拍卖来控制新增汽车数量、提高停车收费金额、征收拥堵费等等。

  换个角度来看的话,这些举措的确会缓解一些交通压力。但对车主来说这种“吃苍蝇”的感觉却一定会破坏他们的幸福指数。于是,惶惶间很多人会产生一种在过“临时生活”的感觉。

  那,作为我们值得关注的对象,东京经验是否有可取之处呢?我们的这个邻国是一个具备高度认同度的国家,他们既能将环保理念深入骨髓,当然也就能让从老板到员工自觉养成使用低碳交通工具的理念。在这一点,我们国家还缺乏长策。行为的另一方面,日本是鼓励买车但不鼓励工作日用车的,这是东京经验的最可贵之处。遗憾的是我们的好多城市恰恰是反过来做的。在《穹顶》中,柴静提到北京有12%的人两公里内开,有7%的人是在一公里以内开的问题,这正好说明限行政策的失败之处。因为限购和限行政策会让许多人产生出来“放风”的感觉,在没有政策鼓励停驶的情况下,车主们就得及时行乐。如果不使劲的用,怎能对得起自己花了大价钱买的玩物呢?所以,归根到底,政策很重要。如果没有政策来鼓励私家车停驶,又或者说不鼓励提高私家车的空间利用率,简单粗暴的收费式管理难免会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尴尬境地。

  所以,从《穹顶》来看车市,从大气污染来看汽车,笔者真心希望环保部门以更大的步子来解决当下的问题。如果可以摆脱过去那种拔毛式的治理思维,以更加高效、务实和文明的手段来化解雾霾危机的话,我们不是也有可能用很小的代价来点亮我们的车产生活么?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