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科学探索奖”接受青年科技工作者申报 首期10亿元

2019.3.19

  2018年11月9日,腾讯基金会于腾讯公司成立20周年之际宣布,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与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携手杨振宁、毛淑德、何华武、邬贺铨、李培根、陈十一、张益唐、施一公、高文、谢克昌、程泰宁、谢晓亮、潘建伟等科学家,共同发起设立“科学探索奖”。腾讯基金会将投入10亿元人民币的启动资金资助该奖项。同时,徐匡迪、王志珍、徐冠华、潘云鹤、许智宏等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科学家将作为顾问,为“科学探索奖”未来的各项运作提供指导。

  “科学探索奖”的资助范围将集中在“数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天文和地学、化学新材料、信息电子、能源环保、先进制造、交通建筑技术、前沿交叉技术”九大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按照计划,“科学探索奖”评审委员会将在这些领域每年遴选出50名、年龄不超过45岁的中青年科学家。每位获奖者将获得300万人民币,分5年发放,每年60万人民币。

  “科学探索奖”申报指南以及管理办法也对外进行了公布。青年科技工作者可以根据相关指引,即日起至2019年4月15日,通过“科学探索奖”官方网站(申报官网:http://www.xplorerprize.org),以及“科学探索奖”官方服务号(ID:XplorerPrize)进行申报。

一、科学探索奖的初衷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是造福人类的事业。但是,当你从事科学事业时,并不能马上开花结果。当收起仰望星空的目光,走进茫茫人海,年轻的你不得不为同龄人都有的各种生活压力而惆怅。

  谁来坐冷板凳?怎样坐稳冷板凳?如何让冷板凳别那么冷?这是你的问题,更是这个社会中每一个受惠于科学技术的人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辛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但如果只盯着顶点,忽略了过程,赶路的人难免急功近利,那些在终点鼓掌献花的人,也常常会忘记了雪中送炭。

  正因如此,“科学探索奖”诞生了。从2019年开始,将每年在九个领域选出50名走在探索路上的青年科技英才。

  “科学探索奖”关注过程甚于结果。过往的成绩只是参照,我们更看重探索的方向。300万元奖金不算是小数目,但获奖人不需要说明用途,无论是用于科研,还是舒缓生活压力,都不会受到任何干预。“科学探索奖”在意的是人、是忘我的境界、是一往无前的精气神,而不是投资一个项目、奖励一项成果。

  同时,也期待在奖项的鼓励下,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勇于闯入“无人区”,以兴趣为舵,以雄心为矛,披荆斩棘,坚定前行。我们希望“科学探索奖”成为精神上的启明星,激励更多人选择那些“坐冷板凳的专业”,无怨无悔。

二、报名指南发布——45岁以下在中国大陆工作的科技工作者都可申报

  自2018年11月9日,腾讯基金会在腾讯成立20周年之际宣布设立“科学探索奖”以来,因其聚焦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鼓励青年人探索、民间出资给青年科技工作者“雪中送炭”等属性,使奖项受到来自于社会各界,尤其是科技领域各方人士的广泛关注。

  “科学探索奖”秘书处表示,为了使“科学探索奖”不负初心,“科学探索奖”的申报指南制定以及管理办法的制定,征询了“科学探索奖”发起科学家和评审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听取了来自不同领域和不同背景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想法和建议。让有志于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的青年科技人才都能参与奖项的申报之中。

  根据“科学探索奖”申报指南显示,年龄在45周岁以下,原则上取得本专业最高学历,且全职在中国大陆地区进行科研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都可以进行报名。同时,为了保证奖项申报的广泛性和严谨性,奖项申报人可以通过专家提名以及个人报名两种方式进行申报。在申报奖项时需要三位正教授级别及以上的同行专家进行推荐。

  根据指南,“科学探索奖”的评审将秉承之前承诺的科学家说了算的原则,由专门的评审委员会分阶段进行独立评审。

三、科学探索奖常见问题解答

  Q1: 申报奖项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A1: 1、截至当年1月1日,年龄不超过45周岁;2、获得本专业最高学历;3、在中国大陆从事全职科研工作;4、由3位正教授级别及以上的同行专家推荐。

  Q2: 如何界定“45周岁及以下”?

  A2: 截止当年1月1日,年龄不超过45周岁。以2019年为例,申报人应在1973年1月1日后出生。

  Q3: “在中国大陆从事全职科研工作”,是否意味着对国籍不作要求?

  A3: 是的。

  Q4: 如何申报科学探索奖?

  A4: 申报有提名和报名两个渠道。提名渠道,由奖项邀请的提名人发起,需要提名人提交被提名人的基本信息、推荐理由以及另外两位推荐专家的联系方式。秘书处邮件通知被提名人提交材料。报名渠道,申报人登录奖项官网,按要求提交材料,且提供三位推荐专家的联系方式。

  Q5: 被提名人、申报人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A5: 填写基本信息,包括个人信息、教育经历、科研工作经历、学术成就,并着重介绍未来五年的研究计划。列举学术成就,包括论文和著作、发明ZL、学术荣誉等。部分材料需要提交中英文内容,请及早准备。登录官网点击“立即申报”了解详情。

  Q6: 提名、申报的截止时间如何规定?何时能得知评审结果?

  A6: 提名人需要在3月15日前完成提名,被提名人、申报人、推荐人需要在4月15日前提交材料。奖项评审结果将于9月公示。

  Q7: 提名人由哪些人士构成?

  A7: 通过多个学术组织的推荐,“科学探索奖”秘书处建立了一个覆盖多领域、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提名人库,提名人来自科研机构、高校、大型企事业单位的资深专家、学者。提名人库不对外公开。

  Q8: 推荐人是否可以多于三个,且越多越好?

  A8: 申报系统只能填写三位推荐人的信息,无法添加更多推荐人。

  Q9: 申报人报名后再被提名,是否需要重新申报?

  A9: 申报后再获提名,您的邮箱将收到系统发送的提名码,登录报名系统填写提名码即可,无需重新申报。如果被多人提名,申报人会获得多个提名码,可多次补充填写。

  Q10: 提名渠道和报名渠道提交的材料,在评审阶段是否会被区别对待?

  A10: 不会。

  Q11: 被提名人、申报人能否看到推荐信的内容?

  A11: 不能。

  Q12: 企业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可以进行科学探索奖的申报吗?

  A12: 无论在高校、企业或者其他科研机构从事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都可以进行申报。

  Q13: 每个领域的获奖人数是多少?有些领域会不会出现无人获奖的情况?

  A13: 每个领域的获奖人数视评审情况而定。奖项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各领域获奖人数不设下限。

  Q14: 如果获奖,奖金的使用方式是否需要报告或公示?

  A14: 不需要,奖金可用来支持科研工作或缓解生活压力。

  Q15: 如果获奖,五年后是否必须出重大科研成果?

  A15: 没有相关要求,受资助期间,须按要求向评审委员会提交年度科研进展报告。奖项坚持公益属性,不求商业回报。

  Q16: 今年还没准备好,明年可以再报名吗?

  A16: 可以,奖项将长期运营,每年都会评选出不超过50名获奖人。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