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山寨食品农村泛滥 治理假劣莫言“难”

2014.1.20

  距离春节越来越近,在城市中的人们纷纷忙着到商场超市采办年货的时候,很多身在农村的消费者还在为手中买到的山寨食品无奈叹息。近日有记者针对农村市场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在农村的一些批发市场店铺内,既有正品的大白兔、徐福记,也有山寨的"小白兔"、"徐记",包装极其相似。而像"娃恰恰"、"康帅傅"、"奥立奥"等山寨食品乃至过期食品、三无产品等假冒伪劣商品,在一些农村集市商店都十分常见。

  其实,傍着大牌名牌做出山寨货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各地的雷人山寨品牌层出不穷,什么"脉劫"、"营养抉线"、"王老古"、"特浓苏"、"三粮液"以及" 白事可乐"等等,模仿秀的水平绝对称得上高超,其创意之"巧妙"令人瞠目,甚至捧腹。然而,捧腹之后,当这些很可能来自一些达不到卫生标准的小作坊的假冒名牌食品堂而皇之地大量流入市场,并在广大农村市场大肆销售的时候,就不再是什么好笑的事情了。

  食品安全是关乎民生的头等大事,而山寨食品泛滥正在成为农村地区新的食品安全隐患。品种繁多的山寨食品往往因其价格低廉,与名牌相似度很高,不易辨别,在农村往往"卖得很好",可越是"卖得好",食品安全就越令人担忧。尤其是一些山寨食品还是儿童经常食用的饮料和小零食,长此以往很可能给孩子的健康带来威胁。

  早在2010年春节过后,中国质量万里行就曾以《山寨食品"鬼魅"下乡》为题报道山寨食品肆虐农村的现象。时隔近4年,山寨食品还远没有从农村市场消失,甚至还有继续"深入"偏远农村之势,我们不禁要问,如此乱象到底谁来管?什么原因使得山寨食品成为农村市场的顽疾?是农村基层市场监管部门人力不足,监管困难,还是食品行业门槛低,山寨品牌审批起来比较容易?是农村消费者贪图便宜"知假买假"为山寨食品的泛滥提供了成长土壤,还是无良商贩贪图高利润为山寨食品的顺利"下乡"铺就了通途?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山寨食品这个食品行业内的"怪胎"如今发展得更趋完善,甚至逐渐形成了自己比较成熟的营销模式,产销渠道十分通畅,其背后存在的黑色利益链条不言而喻。面对如此复杂的现状,要让山寨食品彻底从市场上消失,势必会遭遇重重困难。但是,困难虽有,也绝非没有办法。就如同地沟油一样,多部门联合,全社会动员,纵是多年顽疾也有办法治理,关键就看是不是有根治的决心和切实的行动。

  庆幸的是,如今很多农村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开始走向成熟,加上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大量务工者的维权观念得到增强,因此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山寨食品表现出不满。可以说,阻断山寨食品继续蔓延已经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下一步,就要看相关部门如何采取行动,真正把农村居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与消费者一同将山寨食品踢出市场。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