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健康中国面临挑战,要加快发展自主科技

2022.9.16

詹启敏<font class=

詹启敏院士

从大的背景来讲,当前是中国健康事业发展的最佳历史机遇期,因为这个时代的发展背景给企业带来了很好的机遇。

“我们的初心是通过科技来解析生命科学的奥秘。比如为国家的制药和前沿科技,最终目标还是服务于健康中国建设,服务于为人类消除疾病、促进健康。”在9月9日百图生科举行的北京中心实验室启动仪式上,著名分子肿瘤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如是说。

面临两大挑战,免疫应发挥巨大作用

“健康中国面临两大挑战,第一个挑战就是重大疾病,这是未来要解决的问题,是免疫要解决的问题。”詹启敏指出。

重大疾病分为两种:一种叫重大非传染性疾病,也就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代谢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另外一种叫重大传染性疾病,也就是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例如当前的新冠疫情。

以恶性肿瘤为例,现在我国每年新发病例450万,每年有300多万人死于癌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五年生存率并不高,只刚刚突破40%,而美国是67%,英国、加拿大、日本接近80%,北欧有些国家超过80%。

在詹启敏看来,中国肿瘤有自己的特色,免疫工作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一定要解决肿瘤问题,因为免疫治疗在肿瘤里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经常跟科技界、企业界讲,解决中国特色肿瘤的责任就在中国的医学家、科学家和企业家身上。美国和英国不可能来研究中国特色肿瘤,国外进口的药物,在肝癌、食管癌、胃癌方面都不怎么关注,国外更多关注的是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詹启敏表示。

第二个挑战就是药物和设备方面的卡脖子问题。

詹启敏指出,目前我国医生开的西药处方里面的药物,95%以上的药物最初的ZL都来自于国外,国内要生产这些药物也只能等到别人ZL期结束之后才可以。

正如电影《我不是药神》里的剧情,进口药成本很高,要不就是靠地下通道去买海外的药物,导致出现违法的情况。在诊断装备、治疗装备方面也是如此,核磁彩超、CT、PET/CT、加速器、手术机器人、微创器械以及测序仪质谱等等,95%都是国外的。

“当前比较复杂的中美关系和国际关系,很容易形成卡脖子的问题,这就是我们的挑战。所以,我们必须要发展自己的科学技术,不然的话很可能会卡脖子。”詹启敏说。

重视学科交叉,发展前沿科技

免疫是人类机体能够正常运行的关键,从生长发育到衰老过程当中,它贯穿于人类整个全生命周期,但是我们对它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免疫是基础性的问题,常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免疫一旦出问题,全身会出现很多疾病,包括肿瘤、感染性疾病,也包括很多代谢性疾病。过度免疫不行,没有免疫也不行,它一定要在非常健康的状态。”詹启敏说。

现在,免疫毫无疑问是在生命科学,包括医学的前沿地带。前沿基础性的研究如何才能变成真正的成果来解决我国诊断、治疗的需求?

詹启敏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通过科技手段,包括在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基础性研究、转化性研究,还有在企业的被称之为创新的产业链都要发挥重要作用,他以百图生科举例。

从药物研发到诊断、治疗的装备,医学重大成果都是通过学科交叉出来。首先是和生命科学交叉,就要了解很多关于免疫、基因组学、信号传导、蛋白质科学等;还有是和工科的交叉,医工结合、医理结合、医生结合,医疗和信息结合,核材料、纳米技术、光学结合。只有这样才可能会出现市面上那些高端的医疗装备以及新的药物。

“我非常看好百图生科北京中心实验室,利用了很多生物前沿技术开展研究,学科交叉方面做得很好。比如最近设计出的免疫机器人令人瞩目。”詹启敏表示,最近对免疫微环境的形成有很多研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成千上万的分子靠过去单纯的分子生物学是解决不了的,这就需要用免疫机器人把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进来。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