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第七届江苏物理春季学术会议举办

2024.5.15

5月10日至12日,第七届江苏物理春季学术会议在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召开。会议由江苏省物理学会主办,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近500名物理科技工作者、研究生和企业代表围绕物理学热点领域话题开展学术交流。

1715834254375507.jpg

会议现场。苏州大学供图

苏州大学党委书记张晓宏从历史沿革、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成效,重点介绍了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近期的研究成果及工作亮点,希望大家能以本次盛会为契机,充分交流研讨,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江苏省科协副主席方胜昔就科学与技术的融合方面等问题指出,希望物理科技工作者能够发挥学科优势,突破现阶段面临的“卡脖子”问题,为社会服务,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江苏省物理学会理事长李建新表示,省物理学会汇聚了全省物理学科的优秀资源和人才队伍,长期以来为省内外的物理学科技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期待省内外的参会者为会议带来的精彩报告,不断促进省内外物理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开幕式上举行了“江苏省物理学会奖”杰出青年奖、教育贡献奖、科学技术奖等奖项的颁奖仪式和首批江苏省物理学会科普教育基地授牌仪式。苏州大学教授方亮获教育贡献奖,苏州大学教授李亮团队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心澄、封东来、马余强分别作大会邀请报告。

谢心澄作《探索拓扑材料:无能耗电子器件的设计》的报告,他从石墨烯在量子霍尔效应下的行为特点出发,介绍了如何利用拓扑材料设计既能高效工作又不造成额外能量损耗的拓扑电子器件,为开发下一代高效、节能的电子器件提供了宝贵的启发。

封东来作了题为《镍基超导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磁激发》的报告,介绍了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合肥先进光源的基本情况和在物理领域的应用。

马余强通过活性物质的定义简单介绍了活性凝聚态物理学,以及如何借用统计物理学方法和图像研究活性凝聚态物质的相行为,通过结合具体研究例子,分别从细胞的不同层次来聚焦生命科学中的活性凝聚态物理重要问题。

当天,十二个分会场分别围绕光学与原子分子物理、材料生长与结构表征、量子材料与物理、电磁材料与器件物理、凝聚态理论与计算物理、电介质物理与材料、新能源材料与物理、生物与软物质物理、粒子物理和核物理、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电子显微分析技术以及引力与宇宙学,为物理学科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独具特色的解决方案。    

据悉,江苏物理春季学术会议创办于2017年,是江苏省物理学会重点打造的一个综合性品牌学术活动。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