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一例年轻女性意识丧失、癫痫发作病例分析

2022.2.15

患者为30岁女性,1年前短暂性意识丧失史(持续10秒);1月前全身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1次。


头颅CT平扫(A和B)显示左前额区有一均质高密度信号病灶,病灶周边可见附壁结节影伴钙化灶。


图1


头颅MRI影像显示病灶有囊性成分,T1WI呈等信号(C,大箭头),T2WI呈均匀低信号(D,大箭头);附壁结节明显强化(E,箭头),在T1和T2序列上呈混杂信号(C和D,小箭头)。 DWI序列(F)未见明显弥散受限。


图2


诊断:非典型皮样囊肿


背景:


➤ 颅内皮样囊肿为罕见的先天性病变,占颅内脑肿瘤的比例不到1%。

➤ 颅内皮样囊肿为良性且起源于具有真皮成分的异位鳞状上皮细胞。

➤ 颅内皮样囊肿有特征性的CT和MR影像学表现。

 

临床表现:


➤ 通常为偶然发现;但可能会出现模糊的神经症状或头痛/癫痫发作的慢性病史。

➤ 囊肿破裂导致的化学性脑膜炎可能表现为头痛,伴随癫痫发作、局灶性神经功能缺陷和精神状态改变。


主要诊断要点:


➤ 典型的皮样囊肿为位于中线、边界清楚的脂肪密度肿块,在CT上为低密度,在T1WI上呈高信号,在T2WI上呈混杂信号,病灶不强化。

➤ 钙化可能存在于病变壁中。

➤ 增强很少见,可能发生在囊肿周围,但非中央部。

➤ 在CT上表现为高度信号的皮样囊肿很罕见,诊断起来很困难。

➤ CT上的高密度和T2WI上的低信号是由于脂质/角质化碎片的皂化物以及悬浮液中的钙化物、部分液化的胆固醇、高蛋白质物质和囊肿内先前出血导致的含铁血黄素或铁- 钙复合物等混合物引起。


鉴别诊断:


➤ 表皮样囊肿:在T2WI上呈现高信号并显示弥散受限;T1WI上“白色”表皮样表现为高信号。

➤ 畸胎瘤:见于新生儿/儿童的中线占位病灶;病灶不均匀,内含钙化、软组织、囊肿和脂肪组织。

➤ 颅咽管瘤:实性/囊性鞍上病变;囊性成分在T1WI上通常呈高信号且有钙化灶和增强。


治疗:


➤ 手术切除。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