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打假方面。第三季度,全国质检系统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6万余人次,立案查处案件2.4万起,现场处罚案件5520起,查获假冒伪劣产品货值13.6亿元,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案件98起。其中,查处食品、建材、家电下乡产品质量安全违法案件12959起,涉案货值8.36亿元。查获劣质絮用纤维制品原料10.12吨、伪劣絮用纤维制品3.71万件。

  汽车投诉及召回方面。第三季度,共收到汽车产品缺陷相关投诉1865起,其中涉及进口汽车投诉信息162起,国产汽车投诉信息1703起。共实施缺陷汽车召回31起,召回缺陷汽车111.71万辆,其中实施进口汽车召回12次,共召回进口汽车4.11万辆,实施国产汽车召回19起,共召回国产汽车107.60万辆。

  针对第三季度产品质量问题,全国质检系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一是召开问题产品质量分析会。组织召开了食糖、手机、电力变压器等产品质量分析会,对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及时进行了后续处理,消除产品质量的一些隐患,将存在产品质量问题的企业列为后续监管重点,加大监管力度,督促企业完善质量管理和生产技术、工艺,促进企业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使产品质量突出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二是加大执法打假力度。以食品、农资、建材、家电下乡产品等产品为重点对象,开展了专项执法打假,继续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的行为。继续加大了质量违法案件的曝光力度,公布了湖北省质监局查处熙来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制售假酒案、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查处违法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电子废弃物案等10起执法打假典型案件。三是严格食品生产监管。针对食品监督抽查发现的问题,认真进行分析和研判,及时调整了食品质量监管的工作重点,继续加大对问题产品的跟踪抽查力度,充分发挥监督检验在食品质量监管中的作用,保障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同时,严格生产许可条件,指导地方督促企业履行主体责任,保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