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自来水合格率危机呼唤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

2012.5.09

  “自来水合格率仅有50%”的消息在网上迅速流传。这条消息源自《新世纪周刊》最新一期封面报道――《自来水真相》。据悉,2009年下半年,为了大致搞清全国城市饮用水的水质状况,住建部水质中心曾做了一次全国普查,数据却一直没有对外正式公布。多位接近权威部门的业内人士透露,他们所获知的该次检测结果,实际合格率也就是50%左右。(5月8日《新世纪周刊》)

  自来水水质问题由来已久,即便没有统计数据作为佐证,人们从日常生活中也能发现一些端倪。有人说,自来水的漂白粉味儿比较重,连鱼都养不活,人怎么能喝?还有人发现自来水烧开后水垢很多,于是也怀疑自来水的水质。

  这样的怀疑也有道理,在自来水出厂之后,要经过庞大的供水系统输送到各家各户,这中间自来水要经过管线和水箱等很多设施,由于城市很多的水箱等设施的清洁检测工作存在着不足,使得自来水受到铁锈、细菌等污染,我国自来水企业目前普遍采用的加氯消毒等传统工艺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也会带来更多水质污染的隐患。

  而2009年以来,大量的学者与专家开始宣传我国自来水行业亏损论,要求自来水涨价。《中国证券报》报道表明,截止到2011年9月,全国自来水生产企业的亏损比例还有36.35%,销售毛利率只有2.03%;全国污水处理企业的亏损比例还有23.37%,销售毛利率只有8.43%。

  亏损问题、水质问题、涨价问题这两者之间是不是存在某种联系?笔者以为水务具有天然垄断性,垄断造成的管理低效和服务水平低下,以及对价格的非市场调控。这造成不少城市供水行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依靠国家财政补贴运营。由此自来水公司也没有必要采取新的技术和方法。

  我国早已正式加入WTO,作为市政公用领域内的水务行业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但是涨价不是解决之道。

  不过,市场化不代表着涨价,由于公用事业单位一般在特定的地区范围内具有独家垄断经营权,不存在由多家企业的平均成本决定的社会成本,这样,企业的实际成本就成为“社会成本”。以此作为定价的基础,企业增加的成本可轻易转嫁出去,而政策性亏损掩盖经营性亏损,掩盖管理薄弱和经营不善,这样就不可能刺激企业努力降低成本,从而不能促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不能只依靠行政手段,应该以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为主,汲取现代经济管理的最新理论和方法,实现科学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这样才能改变亏损,质量低下,一味求涨价,而又被低下管理消耗的怪现象。

  当然,公众有权要求相关部门立即公布真实的普查结果,没有权威的可信的调查结果也难以使流言止于智者,反而倒逼公众依据常识而得出的猜测。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