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关于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 诊断方法介绍

2023.2.28

  1、大便常规

  病初可正常,以后出现脓血粘液便、镜检有成堆脓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

  2、大便培养

  可分理出志贺菌属痢疾杆菌。

  3、外周血象

  白细胞总数多增高至(10—2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为主,并可见核左移,当有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血小板明显减少。

  4、免疫学检测

  目前已经有关应用荧光物质标记的痢疾杆菌特异性多价抗体来检测大便标本中的致病菌,方法各异,都较快速,但特异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5、特异性核酸检测

  采用核酸杂交或PCR可直接检查粪便中的痢疾杆菌核酸,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简便,对于标本要求较低等优点,是较有发展前途的方法。2—7岁健壮儿童,夏秋季节突起高热,伴反复惊厥,脑病和(或)休克表现者,均应考虑中毒型菌痢,可用肛拭子或灌肠取粪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或红细胞可初步诊断。本病应注意与高热惊厥,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疾病相鉴别。高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3岁小儿,常常体温突然升高时出现惊厥,抽搐时间短、止惊后一般情况好、无感染中毒的其他症状。一次病程多发生1次惊厥,大便常规正常。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季节、高热、惊厥与本病相似,但昏迷多在2—3天后发生、多不出现循环衰竭,脑脊液检查可异常而粪便检查正常,与其他侵袭肠粘膜细菌所致肠炎、结肠炎的鉴别主要依据大便致病菌培养结果确诊。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