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第五届肿瘤局部与靶向治疗国际会议暨展览会在沪盛大开幕

2013.11.20

  2013年11月15-17日,第五届上海国际肿瘤局部与靶向治疗研讨会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国际大酒店隆重举办。来自各级医院、临床检验、高校、研究所以及制药企业、生物技术公司和医疗器械公司等100多位演讲者和500多位参会者齐聚一堂,共同交流与探讨最新的生物技术与仪器在肿瘤介入、靶向治疗、新药研发和转化医学等领域基础和临床的最新进展以及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现状、新技术及仪器对提升临床与实验研究的新机会。



大会现场


上海医学院副院长 夏景林 教授

  会议开始由大会组织者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夏景林教授致辞。夏教授说到本次会议是我国举办的最高水平肿瘤局部与靶向治疗国际学术会议。大会组委会邀请了来自欧美、亚太、中国的80余位专家,通过主题演讲、交互式圆桌讨论、面对面商业会议等形式与大家分享最新的生物技术与仪器在肿瘤介入、靶向治疗、新药研发和转化医学等领域基础和临研究床的最新进展,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状况、新技术及仪器对提升临床与实验研究的新机会,探讨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等。

   2009年至今,本会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 为科学家、医生和研究者提供学术对话和互相沟通与交流的平台,提升临床试验与研究水平,提供潜在的技术合作需求,积极推动医院、科研单位和医药公司之间的有效合作。

  致辞结束后大会正式拉开序幕,来自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的汤钊猷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的胥彬教授、法国古斯塔夫•鲁西癌症研究所名誉总干事Thomas Tursz教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夏景林教授、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的钦伦秀教授、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大学病理科的Yaoshan Fan教授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Tomasz Rozmyslowicz资深研究员分别为大家带了精彩的报告。


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 汤钊猷院士

  来自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的汤钊猷院士报告的题目为《肝癌(HCC)消灭疗法的利与弊》。

  汤院士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肝癌消灭疗法在二十世纪的主要实质性进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消灭疗法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也使得肝癌从无法治愈逐渐进展到部分治愈,而通过小肝癌切除术的长期生存者超过了50%。夏院士指出这种疗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反作用的影响,比如癌症干细胞、微炎症、血管正常化以及免疫疗法、其他(包括micro RNA、靶向信号通路、抗凋亡等)。夏院士最后说到消灭疗法仍然是最主要的肝癌治疗方法。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 胥彬 教授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的胥彬教授带来报告的题目为《高三尖杉酯碱(HHT)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胥教授介绍到一个新药物发现的困难不仅有大量化合物的筛选以及大量金钱和时间的消耗,还有其他的因素例如:知识产权、商业竞争等等,HHT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SIMM并没有得到经济利益(ZL保护,发明新药不易);靶向治疗药物可以和非靶向治疗药物互补;HHT对携带BCR-ABL1 T3151突变体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更有效,且FDA的批准也鼓励了未来的研究(对过去肯定,对金辉促进);胥教授最后提到面对新药的研究与发展我们要知难而上,前景必定是光明的。


法国古斯塔夫•鲁西癌症研究所名誉总干事 Thomas Tursz 教授

  法国古斯塔夫•鲁西癌症研究所名誉总干事Thomas Tursz教授报告题目为《肿瘤患者个性化治疗遇到的问题:医疗、道德和经济问题》。

  Thomas教授首先介绍了近年来,一些各种类型的晚期癌症呈现出的有限但是很惊人的结果,也推广了癌症个性化治疗的概念,在治疗中患者将接受特定的药物靶向作用于分子,而事实上则是存在于肿瘤细胞中。

  Thomas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过去十年中累积的一些少数成功的范例,并回顾了一些实验中明显的临床数据证明并进行分析从而了解他们的限制。Thomas教授详细地解说了进行这些试验的实际困难,并介绍了进行大规模癌症患者临床样本试验进展的需求,易于访问的技术设施以及个体患者的生物信息分析最优化给药配比。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 夏景林 教授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夏景林教授带来《EGF-EGFR信号通路在肝癌炎症微环境中的作用》。

  夏教授报告中介绍了此次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筛选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选取差异表达的炎症因子(CXCL5,CXCL8)来研究EGF调控干细胞肝癌增殖的信号通路并探索细胞因子间(CXCL5,CXCL8)的交互调节。

  夏教授总结到EFG促进肝癌细胞分泌CXCL5及CXCL8,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EGF刺激CXCL5及CXCL8分泌的作用可被EGF信号通路阻断剂阻断;EGF促进HepG2增殖和运动,抑制HCCLM3增殖和运动且EGF双向调节细胞增殖,其对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可被EGF信号通路阻断剂阻断;EGF通过PI3K/Akt和ERK通路调节细胞增殖、运动及CXCL5和CXCL8的分泌;CXCL5对CXCL8的分泌存在负反馈调节的作用且CXCR2与EGFR间可能存在交叉对话。


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 钦伦秀 教授

  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的钦伦秀教授报告题目为《骨桥蛋白促使肝癌转移的发生同时也为其治疗靶点(10年研究总结)》。

  钦教授介绍了骨桥蛋白(OPN)是一种细胞外基质蛋白,它能够结合上αvβ整联蛋白,且能作为CD44家族的受体来扩散细胞信号,促进细胞黏附,细胞趋化,细胞外基质降解等方面,从而防止细胞凋亡,减缓的肿瘤生长。以前的基因表达谱研究,OPN被定义为与肝细胞癌(HCC)转移相关重要基因之一,因此我们专注于评估OPN在HCC预后价值和HCC转移中的重要作用。

  回顾以往的研究,大量样本HCC患者研究证实血浆OPN水平是一个关键的独立预后因素,即使在HCC的初期也是如此,因此它可以作为肝癌切除术后监测治疗反应和肿瘤复发的血清学标志物替代者。

  通过体外体内实验的研究发现,OPN在HCC癌细胞转移和肿瘤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抗HCC转移的一个潜在的靶向目标。钦教授提到同时也发现OPN阳性肝癌细胞具有更大的可扩增的染色体区域,启动子多态性在OPN表达和肿瘤生长以及HCC肝癌转移的调控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大学病理科 Yaoshan Fan 教授

  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大学病理科的Yaoshan Fan教授报告题目为《肿瘤靶向治疗及诊断测试的进展与挑战》。

  Fan教授首先介绍了目前癌症治疗中最主要的进展—新的靶向治疗生物信号通路。HER2, EGFR,ALK和BRAF的单克隆抗体或抑制剂在已成功地应用于人类常见癌症的治疗,然而,只有一小部分乳腺癌、肺癌和结肠癌的患者可以适应这种疗法。Fan教授提到对靶向治疗的抗拒目前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并且新疗法的成本非常高。

  Fan教授并介绍了常见癌症中生物标志物EGFR、KRAS、BRAF、ALK、ROS1、PIK3CA和HER2的生物通路以及同伴诊断测试,并讨论了IVD的FDA批准以及它在实验室和未来测试中的影响。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资深研究员 Tomasz Rozmyslowicz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Tomasz Rozmyslowicz资深研究员报告题目为《肿瘤检测盒监测的新型诊断技术》。

  Tomasz研究员在报告中介绍正常细胞和癌细胞(不同类型的癌症)中的高氯酸提取物的31P NMR谱有着显著的不同,经过31P NMR谱测量发现磷酸二酯(PDE)与磷酸单酯(PME)在癌细胞中的比例明显低于正常细胞。我们观察到类似的差异存在于各种人类细胞系统(RH18,U87),同时在直接从患者获得的细胞中也存在。这些代谢物可能是由磷脂酶和磷酸二酯酶中的磷脂代谢途径中产生的。如此一个相对容易测量PDE/PME比值差异的方法完全可以来作为描述疾病病变程度的分析标准,这种方法基于直接导致癌症的个体细胞代谢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在成功治疗的过程中会发生可逆变化,因此可能会提供一些有利的信息从而能更好的监测疾病。目前对于癌症增补物的定量评估使用的这种无创伤性方法,其使用的诊断技术还不能提供足够的可比较信息。

  我们未来的目标就是介绍一个快速、简单和精确的方法或技术来检测癌症并进行疾病状态的评估。我们期望得到的标准可以提供31P NMR光谱体内成像(MRI)的基准。

  综上,采用PED/PME比值这种无创伤方法来测量病人淋巴结或其他内脏(心脏、肾脏等)是为了更好的诊断和控制癌症源。



参展厂商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