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2014.7.31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连接“一极一道”(北极、赤道)大型能源基地,将各种集中式、分布式的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输送到各类用户,形成服务范围广、配置能力强、安全可靠性高、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配置平台。正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盖洛德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电力与能源协会(IEEEPES)2014年会上,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首次提出这一通过洲内、洲际和全球电网互联,实现全球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宏大构想,在国际业界引发震动。

  此前的2012年5月31日,刘振亚在德国柏林举行的全球可持续电力合作组织领导人峰会上首次提出“亚欧能源通道”的构想,即构建从中国到欧洲长达4000—8000公里的超远距离特高压输电通道,把中国、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地的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打捆向欧洲输送。“这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也有很强的竞争力”。近年来,随着中国在特高压和智能电网领域逐渐成为世界领先的实践者,跨洲输电通道构想也愈来愈逼近实际操作层面。

  刘振亚在提交给大会的“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服务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署名文章中首先指出,应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能源安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诸多挑战,关键是加快能源变革,实现清洁发展。而根本出路是推进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即以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实现从化石能源为主、清洁能源为辅向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转变;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推广应用电锅炉、电采暖、电制冷、电炊和电动交通等,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在此基础上,刘振亚强调,只有树立全球能源观,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统筹全球能源资源开发、配置和利用,才能保障能源的安全、清洁、高效和可持续供应。

  他解释,全球能源互联网由跨洲、跨国骨干网架和各国各电压等级电网(输电网、配电网)构成,具有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特征。其重点是开发“一极一道”等大型能源基地,构建全球特高压骨干网架,推动智能电网在全球广泛应用,强化能源与电力技术创新。

  但他同时强调,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实现“两个替代”,既面临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也面临国际政治、经济利益、社会环境、能源政策、市场建设、技术创新等重大挑战,需要各方面加强沟通、凝聚共识,增进信任、形成合力。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