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卡马西平的转变热力学研究(二)

2020.3.08

另一个样品,晶型III在封闭坩埚中加热到200℃ (图3) 。其第一次加热的热力学行为和图1相同。熔点为191℃,熔融焓24 KJ.mol-1(102 J.g-1)。同时检测到液态在以10 K min-1的速率降温时,在172℃自发重结晶,结晶焓为22 KJ.mol-1(91 J.g-1)。第二次加热没有发现进一步的重结晶现象或固-固转变,仅在190℃出现晶型I的熔融峰, 熔融焓22 KJ.mol-1(95 J.g-1)。由于在第二次加热中发生玻璃化转变, 说明样品中含有少量无定形物质,而且也没有观测到再次结晶现象,这可以解释DSC曲线中较低的熔融焓值现象。根据熔点与熔融焓可得出以下结论:样品加热熔融后,在控制降温过程中,只有晶型I重结晶。


图4.  卡马西平, 晶型III, 连续熔融, 1.79mg, 铝坩埚, 带孔盖; 升温: 20~220℃/10K min-1; 降温: 220~ 20℃/10K min-1;升温: 20~250℃/10K min-1。

第三个样品第一次加热到220℃,得到了与前者相同的热力学行为。当以10K min-1的速率从220℃降温到20℃时,没有观测到重结晶现象。因此,可以推断无定形物质的存在。第二次加热过程中出现玻璃态转变肯定了这一点 (图4)。然后,出现了一个温度范围在90℃到130℃的放热重结晶过程。继续加热,在130℃至250℃观测到三个吸热效应。前两个在145℃与179℃的吸热峰可以解释为准共熔结晶二元混合物的熔融。样品在第一次加热后已经出现明显的分解, 在第二次加热中190℃以上出现的放热过程更清晰地表明了这一点。根据Griesser与Szelagiewicz等人的论文,卡马西平在165℃以上就已观测到分解现象。进一步的实验如TG-FTIR,TG-MS,X-ray光谱,IR和色谱分析等,对完全解释上述实验中的现象是十分必要的。

晶型转变研究

依据吉布斯自由能函数可以确定两种晶型的相互转变。晶形转变的关系有以下两种:单变性与互变性。在单变性系统中只可以观测到一个固态相转变,即所谓的由不稳定相态向稳定相态转变。互变性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晶型转变关系。在互变性系统中存在一个热力学转变温度,它将稳定性分为两部分,仅在转变温度处,两种晶型的稳定性相同。


图5.  卡马西平晶型I与III转变的吉布斯自由能函数。

热力学转变温度可由吉布斯自由能函数的不同近似值导出。两种晶型的线性函数仅由熔点与熔融焓确定:

当满足下式时, 晶型I和III可能发生热力学转变:

 

方程式 (1) 与 (2) 代入 (3) 可得出热力学转变温度:

 

为了计算热力学转变温度,必须知道晶型熔点 (由绝对温度K表示) 和熔融焓。根据文献报道的晶型I、III热力学参数可以计算得到转变温度为TtrsI,III=118℃。

Heiber与Marti利用其实验数据,通过线性近似的自由能公式计算了晶型I、III的热力学转变温度。他们所得的数值是120℃。在30℃到150℃的温度范围内检测了两种晶型的比热容,结果显示两种函数关系没有显著的不同。在整个温度范围内的偏差小于0.003 J.g-1 K-1。因此热力学转变温度与近似级数没有显著联系。采用高价近似和实测的摩尔热容数值,得到的热力学转变温度为TtrsI,III=115±5℃。

如上面所提到的那样,在DSC曲线上160℃附近的固态转变 (如图1,3所示),可以解释为晶型III比晶型I不稳定造成的。然而,该转变过程可以在118℃以上的任一温度观测到。


图6.  卡马西平,晶型I与III的ΔΔG=ΔGs,I-ΔGs,III。

当然,在晶型III的熔点176℃,完全熔解的样品重结晶变为晶型I时,表现为放热反应,该过程的推动力是由ΔΔG提供的 (图6)。晶型I与III之间转变的推动力可由下式计算:

根据定义,在晶型III的熔点Tfus,III=176℃时,吉布斯自由能ΔGs,III为零,因此我们得到:

 

根据实验数据得到ΔΔG176℃=-0.8 KJ.mol-1。

ΔΔG的数值降低说明,在176℃晶型I的稳定性高于液相。多晶型转变,即熔点附近不稳定晶型的转变,不但是热力学决定的,而且液-固转变比固-固转变更有利。相对于固-固转变环境,液-固转变时不稳定晶型的熔融焓不予考虑,而且在液体状态下,分子的流动性要高几个数量级。

从118℃到晶型I的熔点,该温度范围内晶型III的转变是一个动力学过程,受许多因素影响。样品的化学纯度、物理纯度,即是否存在卡马西平的不同晶型,特别是是否存在晶型I作为晶体种子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另一方面,其它实验条件,例如样品大小、坩埚材质或加热速率都会影响转变的动力学。因此总结如下:在给定温度范围内的任何温度都可以观测到晶型III (或者液相) 转变到晶型I。

图4中所示的实验中,熔融的卡马西平冷却至室温,没有观测到重结晶现象。第二次加热中,样品在48℃时出现玻璃化转变,伴随的比热容变化ΔCP=0.28J.g-1K-1。玻璃化转变证明了在样品盘中出现了无定形态物质。在101℃至128℃中出现的再结晶主要转变为晶型I。对于140℃至179℃的典型二元体系共熔熔融,表明在第一次扫描到220℃时,样品发生了显著的分解。文献报道的卡马西平的显著不稳定性的起始温度都在165℃以上。

结论

第一次扫描与第二次扫描的DSC曲线可以表征晶型III的热力学行为,观测到固态相转变。要想深刻理解卡马西平多晶型的复杂性,需要在DSC测量中选用恰当的实验条件与合适的样品。DSC方法的使用已在实验部分的讨论中清晰阐明。

晶型转变的吉布斯自由能函数只能通过仔细地测量熔点与熔融焓,才能达到一定的准确度。另外,考虑到高活性晶型 (相对于稳定晶型而言) 的不稳定性,以及高熔点有机物的化学不稳定性,获得高准确度的热力学数据需要熟练的实验技术。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