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中性粒细胞趋化试验的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

2022.2.22

  临床意义

  人体内有许多天然趋化因子,当人体内趋化因子减少或吞噬细胞本身对正常趋化因子缺乏反应时,可导致吞噬细胞趋化运动减弱,使机体容易感染。中性粒细胞趋化性试验常可作为临床上某些疾病患者中性粒细胞运动功能的检测指标。中性粒细胞趋化性降低,主要提示血中缺乏补体C3,常见于反复感染、齿龈炎、中耳炎及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缺陷还见于che-diak-Higashi综合征、迟钝性白细胞综合征、肌动蛋白功能不全症、膜糖蛋白缺陷症、高IgE综合征等。

  注意事项

  (1)配制琼脂糖平皿也可用Eagle培养液、RP-MI-1640培养液,但必须添加血清(AB型正常人血清或小牛血清均可),最终浓度为10%-20%。如无血清,则移行细胞数减少且分散,趋化移动减弱。

  (2)受检中性粒细胞不能用葡聚糖沉降法收集,因其能抑制中性粒细胞移行的能力。

  (3)加入每孔的中性粒细胞数必须准确定量,其数量多少与趋化移动密切相关。细胞数过多,趋化指数降低,细胞数过少,趋化指数虽不降低,但因移行细胞数减少且分散,常难以正确测量细胞移行的距离。

  (4)孔距以2.4mm较为理想,孔距过大,可使趋化因子在琼脂糖中扩散过大而稀释。

  (5)培养时间2-3h,细胞移行即达高峰。在5% CO2环境中培养,能增进中性粒细胞趋化移动的能力。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