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重回《黑客帝国》,你选择“真实”还是“虚拟”

2022.1.25


1999年,《黑客帝国》一经上映,就被誉为科幻电影的封神之作。2003 年,又连续推出了两部续集。2022年初,《黑客帝国》“矩阵”重启,无论它是否能够推陈出新,科幻影迷们都不会错过这次重聚。

回溯23年前,《黑客帝国》刚出现时,电影中的人类希望挣脱虚拟的控制,回归现实;然而到了第四部,人类正在适应现实世界被不断虚拟化,甚至迎接“元宇宙”时代的到来。

其实,近两年里,《头号玩家》《失控玩家》已经为影迷们打造了一个超级炫酷的未来虚拟世界。但无论在硬科幻设定还是在思想深度上,都无法与《黑客帝国》系列相比拟。

在黑客帝国中,现实世界是由一个名叫 “母体”(Matrix)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所控制,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每个人都是一段既定程序。他们在等待一个救世主把他们从母体中解放出来。问题是,现实和虚拟之间,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世界? 那个没有被母体控制的锡安就是真实的吗?电影从始至终充满了对人类生存现实的怀疑。

有影视文化学者这样评论,当年的《黑客帝国》之所以能封神,在于从 “硬科幻”引发出的对于终极命题的哲学思考,这使它既不同于以科幻为载体展示人文精神的电影,又不同于纯粹把科技奇观作为吸引观众眼球的电影。因此,《黑客帝国》是一部 “软硬兼济”,在 “硬科幻”的基础上,把 “软科幻”的内涵和深度大大拓展和加深的电影。

《黑客帝国》的编剧、导演沃卓斯基兄弟二人不仅是科幻迷,也是哲学爱好者。有意思的是,《黑客帝国》三部曲也引起了国外许多哲学家们巨大的关注兴趣和讨论热情。美国十几位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化研究学者索性合著了一本论文集《黑客帝国与哲学》,从若干不同角度和领域来探讨与黑客帝国相关联的人文命题。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教授江晓原曾在《为何西方哲学家热衷于谈论》一文中分析:要谈论《黑客帝国》的哲学意义,最带有根本性的应该是这个论题:一旦承认了母体(即影片中电脑所建构的虚拟世界)存在的可能性,人们还能不能确定外部世界是真实的呢?答案通常都是否定或倾向于否定的。这个否定的答案,对于人们习惯于确认的外部世界的客观性来说,具有致命的摧毁作用。因为一旦承认“母体”存在的可能性,那也就得跟着承认人类此刻正在“母体”之中的可能性;而这样一来,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性就再也无法确定了。

“在《黑客帝国》之前的某些科幻电影已经或多或少地接触了这个问题。但是它们都未能像《黑客帝国》那样将这个问题表现得如此生动和易于理解。”江晓原说。

黑客帝国开篇有一个经典场景,主人公尼奥面前摆了两颗药丸,一颗蓝色药丸,代表在虚拟世界中生存,一颗红色药丸,代表回到真实世界,尼奥选择了后者的反叛之路。第四部中,这个抉择再次摆在他的面前,也摆在了屏幕前正在拥抱这个虚拟时代的所有人面前。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