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武大、病毒所Cell子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2016.9.13

  埃博拉是一种负链RNA病毒, 埃博拉病毒感染人类会引起致命的出血热,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自1976年人们在撒哈拉以南地区的首次认识埃博拉病毒病以来,非洲已经发生了多次埃博拉疫 情。这种致命疾病的反复出现,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2014-2015年西非爆发了规模空前的埃博拉疫情,导致超过一万一千人死亡。

  武汉大学和中科院病毒所的研究团队用化合物成功靶标了埃博拉病毒基因组中的G四链体, 为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提供了一条潜在的新策略。这项研究发表在九月八日的Cell Chemical Biology杂志上,文章通讯作者是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周翔(Xiang Zhou)、田沺(Tian Tian)、以及中科院病毒所研究员张波(Bo Zhang)。

  研究人员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扎伊尔埃博拉病毒的L基因存在一个富含鸟嘌呤的保守序列。研究显示,这段序列倾向于折叠成G四链体。这是首次发现负链RNA病毒存在G四链体结构。

  进一步研究表明,TMPyP4可以在RNA水平上显著降低L基因的表达。TMPyP4能有效抑制人造的扎伊尔埃博拉 迷你基因组,比利巴韦林(ribavirin)的抑制效果更强。如果L基因不形成G四链体,TMPyP4的抑制效果就会显著减弱,虽然它仍能抑制迷你基因 组的复制。

  扎伊尔埃博拉病毒及其所属的丝状病毒(filoviruse)家族能够解除免疫应答并破坏血管系统,在西非造成了非 常严重的疫情。这种病毒感染发展得非常迅速,人们很难梳理出相关事件的发生顺序,尤其是在疫情暴发的时候。Science杂志特别在网站上刊登文章,介绍 了人们对埃博拉致病机制的一些基本了解。

  数十年来,研究者们已经确定了埃博拉病毒绝大多数蛋白的结构,除了L蛋白和核蛋白(NP)。这主要是因为这两种蛋白 的表达、纯化和结晶比较困难。南开大学和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的研究团队揭示了埃博拉病毒NP的核心结构域,分辨率达到了1.8 Å。这一成果发表在Protein & Cell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饶子和(Zihe Rao)院士和郭宇(Yu Guo)博士。

  今年年初,美国国立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NIAID)的研究团队在埃博拉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从埃博拉幸存 者体内分离的一种单克隆抗体,能够有效保护感染了埃博拉的猕猴,有望成为潜在的埃博拉药物。这一成果以两篇文章的形式发表在二月二十五日的Science 杂志上。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