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人巴贝虫的实验诊断与临床治疗

2021.6.08

  [导读]科学研究没有止境,医学探索没有终点。1888年发现的寄生虫感染症,一直以为只感染动物,没有人体寄生的报告,直至60多年以后,报告了巴贝虫人体感染的病例,从而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人们必须与时俱进,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继续努力学习,增加知识、开阔眼界,补充我们的不足,笔者就是抱着这样一种态度生活和快乐,把增添新的阅历作为晚年生活的重要内容,把学习新心得记录下来留给后人,是我的心愿,资源共享是我的奉献。本文就巴贝虫生活史、临床表现、治疗,特别是形态学特征进行介绍,并分 期发送。
  
    1概述:

  血液内寄生虫,疟疾被认为是严重和最众所周知的感染症。然而,有另一种虫体也可以引起感染。最近由巴贝虫属(Babesia)虫体引起的疾病谱的认识导致该种病例报告数量的增加。由于该病感染能够通过输血传播,尤其在缺乏免疫力的患者,引起严重疾病,并很难治疗,因此,引起人们极大关注[1]。

  1.1巴贝虫的历史 巴贝虫是在1888年罗马尼亚的一位细菌学家巴贝斯在一次发生大批牛死亡原因的调查中发现的。这些牛都表现发热及血尿,尸检中查到红细胞内有一种呈二倍方式分裂繁殖的“细菌”。1893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牛的类似流行病中,又有人将这种原虫称为二联巴贝斯虫,称本病为“黑尿热”,并发现媒介是啤。被确认是由蜱传播的牛德克萨斯热(Texas cattle fever)的病因。现在已知,实际上除牛外,巴贝斯虫还广泛寄生于各种家畜和啮齿类动物中。当啤叮咬动物时,感染了巴贝虫的红细胞就进入蜱体内。然后移向蜱之卵巢,进入下代,在稚蜱的唾液腺内繁殖。当感染了巴贝斯虫的蟀再去叮咬吸食时,虫即可随唾液传入动物或人体[2]。

  巴贝虫病(或称梨浆虫病)是一种新的人畜共患病。在动物体中称动物巴贝斯虫病,在人体中称人巴贝虫病(human babeoiooi),都是由寄生于动物的一种血内原虫,即巴贝虫(Babsis)引起。自1957年Skraralo首次报告人巴贝斯虫病以后,在欧洲、美国、墨西哥及苏联等地相继发现。至今已逾100例,有6例死亡,2例因输血发生感染。在我国,动物巴贝虫分布较广,据台湾省农村人群凋查,约有0.5%肠的人有小巴贝斯虫感染。最近日本也在野鼠中发现小巴贝斯虫。本病临床表现很像疟疾,形态上类似疟原虫,极易误诊。所以了解本病的实验诊断技术是必要的[2]。近些年进一步研究深入了许多,就生活史、实验诊断、临床以及流行病学进行综述。
  
    2巴贝虫的分类与传播媒介:

  2.1分类 巴贝虫属隶属于顶器复合门(Apicomplexa),孢子虫纲(Sporozoasida),梨形虫亚纲(Piroplasmia),梨形虫目(Piroplasmorida),巴贝虫科(Babesiidae)。巴贝虫在血图片上以2种形式出现:环状型和梨状型。细胞学诊断的依据是巴贝虫在红血球中排列的次序和大小[3].它长约1.5~2.5μm,呈戒指状、阿米巴样或逗点状,偶有伪足,细胞质较致密,有空泡,是哺乳类动物的致病性原虫[4]。

  2.2传播媒介 巴贝虫的宿主动物和传播媒介均呈现多样化。已经发现自然感染巴贝虫的宿主动物有啮齿动物、牛科动物、犬科动物、马科动物、猪科动物、人类及鸟类等。传播媒介为硬蜱,主要为微小牛蜱、篦子硬蜱、长角血蜱、全沟硬蜱、血红扇头蜱、肩突硬蜱、森林革蜱、草原革蜱和嗜群血蜱。目前,我国对巴贝虫病疫源地分布范围和流行规律、主要宿主动物携带巴贝虫的能力,媒介蜱的携带巴贝虫能力,及传播的生物学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人群感染巴贝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开展较少,需进一步研究宿主动物、媒介以及人群感染情况。探讨不同区域巴贝虫病的宿主动物、媒介的组成和地理分布特征,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巴贝虫病提供科学依据[5]。
  
    3巴贝虫的生活史[1]:

  3.1至少有三个增殖阶段:①配子生殖:在蜱肠道内形成(雌)配子(体)和(雄)配子(体)融合;②(子)孢子生殖,在(蜱)的唾液腺内进行无性生殖;③裂体增殖:在脊椎动物宿主体内的无性生殖。根据疟原虫的生活史分析:实际即:配子体生殖阶段(蜱体肠道内);子孢子生殖阶段(蜱唾液腺内);裂殖体生殖阶段(动物或人体),图1。


  3.2 传播方式:感染由几种体内有性增殖周期的蜱传播。在附着和随后吸血的最后数小时内,在蜱的口器咬附的皮肤周围可以发现几千个子孢子。当蜱叮咬时,子孢子被带入体内。虫体侵入红细胞,具有多形、环状结构(环状体)。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