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关于芋螺毒活性肽的简介

2022.11.07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犹它大学的研究人员直接将芋螺毒组分注射到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而抛开当时该实验室乃至大多数实验室已长期惯用的所谓的标准方法即腹腔内膜注射法(i.p.),结果显示,用颅腔注射法引发了大量的小白鼠不同的行为症状反应,这揭示了芋螺毒的药理多样性;而用i.p法,只有很小比例的小白鼠产生稳定可测的症状反应。为了进行针对性研究而从这些症状反应中选择了一种“似睡”现象,把从芋螺毒中分离出的控制这种“似睡”现象的活性组分命名为“睡虫”肽(sleeper),它能使年龄不到14天大的小白鼠进入“似睡”状态。而如果将这种“睡虫”肽注射到年龄为21天大的小白鼠颅腔,小白鼠却表现出超活跃症状反应,即小白鼠不停地在笼子四周边缘攀爬且从一角落跑到另一个角落。正因这种肽能诱发不同年龄大小的小白鼠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反应,所以人们又将其称为“睡虫或爬虫”(sleeper or cleeper)肽。还有人从芋螺毒中纯化了“摇荡”肽(shaker),该肽引发小白鼠颤抖。

  逐渐减少睡眠肽的C端氨基酸残基后其活性逐渐下降,保持其活性存在的最短肽段为Con-T。而减少Con-R的C端氨基酸残基数目,其活性下降不是十分明显,Con-R尚且能够保持原始肽段活性不变,但是从Con-R开始,活性便逐渐下降,保持Con-R活性存在的最短肽段为Con-R。Con-G活性受C端氨基酸残基数目影响较大,Con-G活性逐渐降低,保持Con-G活性存在的最短肽段为Con-G。Blandl等发现,Con-R诱导小鼠睡眠持续时间为2~4 h,小于Con-R引发的6~8 h睡眠时间。由于放射性配体结合实验显示两肽段的活性相同,因此推断是由于Con-R分子C端的二硫键结构导致其体内半衰期延长,进而延长了小鼠睡眠持续时间。

  从幻芋螺(C.magus)毒中纯化的“摇荡”肽(shaker peptide)和从地纹芋螺(C.geographus)毒中发现的另一个“摇荡”肽都能抑制青蛙神经肌肉连接处的钙流和突触传递。这表明“摇荡”肽可能作用于控制神经递质释放的一种新型钙通道。采用电生理技术分析鉴定新钙流研究“摇荡”肽影响钙通道及钙流,结果发现了一种新型钙导,即N-型钙流,这些“摇荡”肽专一地强有力地抑制N-型钙流。这些“摇荡”肽就是μ-conotoxinGVIA和μ-conotoxinMVIIA。在神经科学领域,μ-conotox-inGVIA可能会成为仅次于Tetrodotoxin的一种研究工具探针,因为它在抑制突触传递和判断N型钙流是否存在这两方面很有用。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