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第四届药物及诊断试剂研发与质控国际研讨会在成都举办

2023.5.07

5月5日-7日,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和国际计量局联合主办、温江区人民政府和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承办的第四届“药物及诊断试剂研发与质控”国际研讨会(以下简称“TD-MSQS”国际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

307717_202305071513151.jpg

大会现场盛况

会议期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市场监管总局”)总工程师、质量发展局局长黄国梁,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李仲平院士,成都市副市长、温江区委书记王乾出席会议并讲话,国际计量局化学部主任罗伯特•威尔古兹(Robert Wielgosz)代表主办方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玉奎,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江桂斌等来自国际国内顶尖专家学者约300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聚焦“测量与标准,质量与安全”主题,围绕药物及诊断试剂的有效性评价和质量的精确控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

307717_202305071513261.jpg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院长 方向主持大会召开

307717_202305071513351.jpg

成都市副市长、温江区委书记王乾致辞

王乾书记代表成都市人民政府和温江区委区政府对出席本届研讨会的来宾表示热烈欢迎,本届研讨会汇集了国内外顶尖学者,为我们带来了新观点和技术,为成都市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并将有力推动成都医药产业迅速发展以及产品质量与安全属性的提升。希望能够与各位专家学者携手前行,共同奔赴医药产业的广阔大海。

image.png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李仲平院士

李仲平院士代表中国工程院对本届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莅临研讨会的嘉宾表示欢迎并对成都市政府对于活动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本届研讨会就是要突出测量标准在药物与诊断试剂领域的重要作用,更好凝聚国内外顶尖专家的智慧。我们要推动国内标准协调一致、推动药物诊断试剂前沿研发、测量标准工程化开发等全产业链创新,引领药物及诊断试剂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支撑,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image.png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总工程师、质量发展局局长 黄国梁致辞

黄国梁局长表示本届研讨会以计量与标准质量安全为主题,围绕药物及诊断试剂,质量精确控制,多方共同参与,进行研讨合作交流,对推动药物及诊断试剂基础创新,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深刻的意义。计量与测量质量对于守护生命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革命的进行,发展科学计量方法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生物医药作为全球的发展方向,药物及诊断试剂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促进最新成果的分享,努力打造开放共融的环境,促进上下游深度合作。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image.png

国际计量局化学部主任罗伯特•威尔古兹(Robert Wielgosz)代表主办方线上致辞

       罗伯特先生介绍了实验室医学中的计量可追溯性,国际计量委员会的执行机构国际计量局BIPM,体外诊断溯源数据库以及,计量学界对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反应。重点介绍了CCQM研讨会讨论的传染病计量和未来疫情准备的路线图。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患有严重的呼吸系统冠状病毒对于追踪调查管理流行病甚至国家层面的公共卫生决策是非常重要的。借鉴从新冠肺炎疫情中吸取的教训,来自强大而有组织的国际计量框架的早期干预可能有助于支持国家应对此类健康危机的准备。需要在不影响准确性的情况下优化传染病检测的安全性、速度和易用性的测量策略,以提供稳健的一线检测,并能够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临床实用性提供结果。

image.png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玉奎

张玉奎院士 报告题目:《蛋白质机器分析技术进展》

张玉奎课题组研究从蛋白质组学分析开始,到蛋白质复合体,到超大蛋白质机器研究,也从静态分析走向原位动态结构分析。在结合冷冻电镜结构方面近年来化学交联剂使用较多,张玉奎课题组研制出BSP可富集可透膜交联剂,可展现基于原位互联的蛋白质动态互作,核孔蛋白质复合物结构原位解析,蛋白质机器功能态的捕获与动态重构。外泌体是干细胞发挥治疗作用的主要途径,具有免疫惰性不会发生排斥反应。外泌体首先用于疾病诊断,不同疾病有不同的标志性外泌体;还有治疗作用,刺激神经细胞生长存活。干细胞生产后当前缺乏治疗标准,课题组开发了外泌体富集心方法,包括反向富集和E-TFF制备装置,并对比超速离心、聚合物沉降、尺寸排阻等技术,证明其回收率纯度等优于上述技术。

image.png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

谭天伟院士   报告题目:《生物制造能否改变未来》

谭天伟院士表示:当前,生物技术不断从医药、农业、食品向工业领域(如化工、材料及能源)转移。汽油、柴油、塑料、橡胶、纤维及许多大宗传统石油化工产品,正不断被来自可再生原料的工业生物制造产品替代。高温、高压、高污染的化学工业过程,也正不断向条件温和、清洁环保的生物加工过程转移。生物制造是以工业生物技术为核心手段,通过改造现有制造过程或利用生物质、二氧化碳等可再生原料生产能源、材料与化学品,实现原料、过程及产品绿色化的新模式。我国生物制造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当前阶段生物制造产业核心层面存在的短板表现为关键核心技术和前瞻技术储备不足、核心装备研发落后、市场化程度低、竞争力不足。未来,生物制造将向原料利用多元化、生物转化体系高效化、产品高值化等方向发展,构建从可再生原料到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

image.png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江桂斌

江桂斌院士   报告题目:《测量和标准对环境质量管理的影响》

江桂斌院士认为:POPs和新污染物纳入全国环境监测体系,将上升为国家环保战略,其最大的问题是数据质量的问题,测量数据的质量会严重影响对环境的评价。现阶段我国新污染物定量方法尚未得到统一,各个国家及地区现有标准存在差异,评估及标准制定过程繁琐复杂。我们需要加强对于污染物多介质赋存的确定,对于环境风险的精准识别,对于风险发生的快速响应,通过技术创新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这是我们的检测技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参会展商:

image.png

美康生物

image.png

迈克生物

image.png

中元汇吉生物

image.png

天津阿尔塔

image.png

北京曼哈格

image.png

山东英盛生物

image.png

北京九强生物

image.png

北京普析

image.png

沃特世

image.png

安捷伦

image.png

北京华信行生物

image.png

艾吉析科技

image.png

赛默飞

image.png

岛津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