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一块马蹄表催生煤矿全行业质量标准化

2012.12.10

banquan26.jpeg

  徐德杰每天都要下井给马蹄表上弦。

  1966年的2月,蜿蜒入地下的井下西大巷:随着一阵清脆的马蹄表铃声在巷道的尽头响起,早已在掘进迎头外边等得不耐烦的中班班长李福泉和等待交接班的矿工们蜂拥而入,嘴里一边喊着:“时间到了!快走!快走!”一边从还在工作着的早班工人手中夺下风钻和铁锹。被夺去工具的早班班长杜希俭看了一眼放在掘进迎头马蹄表,不情愿地离开了工作地点。

  这一幕发生在46年前的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曹庄煤矿。“质量是煤矿的命根子”,当时,正在曹庄煤矿进行质量标准化矿井试点工作的煤炭工业部工作组提出了这个观点。于是,在曹庄煤矿掀起了一股“优质、安全、高产、高进”的热火朝天的劳动竞赛。班与班之间比质量、比速度、比进尺,你追我赶互不相让。由于竞争异常激烈,谁都想争第一,工人们加班延点的事情经常发生。特别是在交接班时,一个想早点接班,一个想晚点交班,互相指责对方的表不准确,工人们时常闹得不可开交,争得面红耳赤。

  为了妥善解决好交接班的时间问题,当时的“钢一队”队长徐德杰从每月要养活老少9口人的80多元工资里,拿出15元8角钱,买了一块马蹄表。并为表做了一个木盒罩子,把它放在施工点,规定各班的交接班时间都要以这块表的时间为准。为了确保时间准确无误,徐德杰每天都要下井亲自给马蹄表上弦。

  自从有了这块马蹄表,各班不再想着从交接班时间上打主意,转而卯准了效率发力――在8小时内多进尺。改进工作方法,改善工作技巧,随着效率的提升,原来一个需要3小时完成的掘进作业逐步缩短到2小时35分,每个班可以完成3个循环,班进尺最高纪录达到了4.85米。在马蹄表的嘀嗒声中,徐德杰的班组在创建质量标准化矿井会战的3月份,创出了工程质量一级品、全岩巷道月进尺405米的全国最高纪录。

  作为全国煤炭行业质量标准化的发源地,曹庄煤矿用马蹄表作指令,逼出了挖潜提效的动力。而正是这种你追我赶不服输的劲头,转化成山东能源集团在上世纪80年代大搞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热情。上下齐心,共同努力,山东能源集团整体面貌焕然一新,甚至是穿着布鞋下井,也能保持干干净净。煤炭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增长,员工群众得到甜头,干劲更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标准化建设中来。

  曹庄矿成功试点后,质量标准化建设在山东能源各单位迅速铺开,并推出了一整套集煤矿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为一体的质量标准化管理执行评价体系。得益于此,肥矿集团原煤百万吨死亡率从“五五”期间的3.4下降到近十年来平均0.29以下。1986年,煤炭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质量标准化。同年,国务院安委会在山东能源召开了全国安全生产现场会,全国煤炭企业有5万多人次、100多个观摩团前来考察学习,引发了全国煤矿大搞质量标准化的热潮,有力促进了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1992年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比1985年下降了29%,国有重点煤矿下降了72%。山东能源在质量标准化方面成为全国的领头羊。

  记者感言:无规矩不成方圆,无标准无以立企业。山东能源质量标准化发展的历程展示了高标准、严要求抓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从先前的以马蹄表计时抓管理到现在的依托物联网技术抓管理,管理的方式发生了巨变,而管理的本质核心却始终如一,那就是一切围绕安全生产,一切围绕劳动效率提高,一切围绕经济效益提升。作为世界500强企业的一员,围绕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的卓越能源企业目标,需要积极与先进企业对标,不断调整奋进的标杆,不断优化各项工作标准,按照强者标准不断重塑自己,从而实现争先进位。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