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中科院与信达联手开发肿瘤免疫治疗药物

2017.9.06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与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近日就肿瘤免疫靶向小分子药物的授权开发达成了合作协议。信达生物将以首付款、研发里程碑和销售里程碑付款共计4.57亿美元另加销售提成的合作方式,获得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科学家研发的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小分子抑制剂的全球独家开发许可权。

  相关专家表示,本次与信达生物达成的合作,是目前国内科研院所与本土生物制药企业达成的合作金额最高的项目,有望成为中国院企创新药合作的重大里程碑事件。

  “这项研究成果得益于生物学家与化学家的紧密合作,体现了分子创制的价值,”中科院院士、上海有机所所长丁奎岭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科学家联手打造了目前国内科研院所与本土生物制药企业达成的合作金额最高的项目。”

  据了解,创新药物研发是当前国际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目前,在国际创新药物研发中,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研发成为备受关注的新方向。中科院生物与化学交叉中心的王召印、朱继东研究员瞄准肿瘤免疫治疗小分子靶向药物,经过3年联合攻关,获得新型结构的高活性IDO抑制剂,成为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开发的“种子选手”。

  为何IDO抑制剂在企业家眼中拥有如此高的“含金量”呢?朱继东解释说,IDO全名吲哚胺2,3-双加氧酶,可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目前研究已发现,在前列腺癌、胰腺癌、乳腺癌、胃癌等多种肿瘤细胞内都有IDO的过度表达。也就是说,肿瘤细胞通过过度表达IDO从而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而“逍遥法外”。IDO抑制剂可以抑制IDO的功能,从而让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重新恢复活性,精准杀死肿瘤细胞。

  近年来国内外临床研究证明,IDO抑制剂与PD-1抗体的联合疗法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结果。此次中科院科学家研发的IDO抑制剂,联合信达生物目前正在开发的PD-1抗体,有望带来“如虎添翼”的疗效,让更多肿瘤患者获益。

  “我们两个团队一共只有7个人,用了国际大公司一半的时间与十分之一的资源完成了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模型上的论证。”王召印回顾研发过程不禁感慨,“我与朱继东研究员的合作一切都是很完美的。我们几乎同时回国加入生物与化学交叉中心,我擅长药物化学,而他在生物和药理方面非常有经验。”

  又是怎样的“科研特区”在短时间催生这项重大成果?作为中科院院设非法人、跨学科综合研究中心,中科院生物与化学交叉中心依托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等单位,聚焦人类健康领域的重大疾病,发展和运用最前沿的生物与化学技术手段对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等疾病开展深入研究。

  “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几万个高水平的科学家在从事相关的研究。”美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生物与化学交叉中心主任袁钧瑛将哈佛大学在生物化学领域的顶尖成就归功于其所在区域的人才高度集聚与浓厚创新氛围,“虽然我们中心的人数很少,但我希望能够建立一个聚焦人类健康有关重大问题进行合作攻关的研究团队,而这也正是生物与化学交叉中心成立的初衷。”

  据悉,该中心成立五年来,通过生物学家与化学家的精诚合作,不仅在基础研究方面不断获得突破,而且在创新药物研发领域多有建树。其中,袁钧瑛研究员与上海有机所马大为研究员发明的RIPK1抑制剂与美国的Denali制药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一类新药,目前已顺利进入临床I期阶段。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