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D-二聚体检测方法的变迁:结果越来越准确,检测时间...

2021.6.05

D-二聚体检测方法的变迁:结果越来越准确,检测时间越来越短




    凝血系统是维持自身出血和止血平衡状态保障,当发生血管损伤时,血液凝固或血栓形成可有效止血,防止过度失血。但异常血栓形成可引起明显症状甚至死亡。动静脉均可形成血栓,造成局部堵塞引起相关缺血缺氧症状,还可脱落进入体循环,转移至远处血管造成血管堵塞。如来源于心脏血栓可引起大脑小血管堵塞,引发脑卒中或TIA。同样,来源深静脉血栓转移至肺部,可引起肺栓塞或肺梗死。

    在血栓性疾病诊断和预后方面评估上传统凝血测定项目效果并不理想,D-二聚体则具有独特优势。

    纤维蛋白血栓由纤维蛋白聚合体构成,其一旦出现即可被纤溶系统降解,而纤溶酶是纤溶系统主要效应物质,可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且与凝血酶活化纤维蛋白原抑制物相互制约平衡。抑制物可修饰纤维蛋白抵抗纤溶酶的降解,α2抗凝血酶和α2巨球蛋白酶可钝化纤溶酶,控制损伤部位纤溶系统过度激活。

    纤溶酶介导的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多种多样,生成各种各样降解片段。降解产物可抑制纤溶酶进一步活化,命名为X,Y,D片段和E片段。只有来源于十三因子介导的铰链纤维蛋白多聚体降解片段的相邻D区域存在完整共价键,才称为D-二聚体,该特定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包括2个D区域和E区域,提供了唯一抗原决定簇靶位,该靶位是大多数试剂抗体选择目标位置。


    D-二聚体由纤维蛋白分解而成,在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和DIC诊断其作用至关重要,目前其检测原理基于单克隆抗体技术。ELISA是D-二聚体分析的参考方法,但该方法操作繁琐且耗时较长。实际分析方法仪器多样化也可影响结果准确性及可比性,其他影响因素还包括分析前变异,干扰物质,药物影响和患者自身疾病状态。

    高灵敏度和特异度D-Dimer测定方法最初用于DIC和其他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诊断与管理。由于单克隆抗体测定技术应用,测定方法灵敏度和特异度在20世纪80年代有了显著提高,主要是特异D-Dimer单克隆抗体成功制备,选择特异的D-Dimer抗原表位,该抗原并不存在于FDP和非铰链纤维蛋白片段。早期主要采用基于单克隆抗体包被的乳胶凝集法定性分析方法。血浆内含有D-Dimer时,即可出现肉眼可见的乳胶凝集颗粒,该方法简单快速,价格低廉。但其检测方法缺乏足够灵敏度,尤其是肺栓塞和急性静脉血栓疾病。目前该方法已趋于淘汰。实验室早期D-Dimer定量分析主要采用ELISA方法进行,定量ELISA测定法被认为是D-Dimer测定中的参考方法。该方法劳动强度大消耗时间长限制了其作为常规方法日常检测。随着技术发展,目前开发出了很多凝血分析仪或生化分析仪试剂,采用终点法的免疫比浊法、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和化学发光法等技术原理进行测定。该方法灵敏度高价格便宜但处理大量标本时消耗时间长,总耗时超过40min,在不具备耗资巨大影像学设备和不增加额外时间消耗的情况下,D-Dimer可用作PE或DVT阴性排除,另增加一项或多项影像学检查则更利于血栓性疾病诊断。基于急诊设备增多,增加患者满意度和缩短患者等待时间等目的,临床医生更喜欢快速D-Dimer检测设备即POCT方法筛选血栓栓塞性疾病。目前该类设备均采用单克隆抗体法双抗体夹心法进行测定的。选择全血测定,可将标本周转时间缩短至5-20min。比如vidas D-Dimer1h内出结果,灵敏度94%-100%,特异度38%阴性预测值超过99,阳性预测值60.8%,cut-off值500ng/ml,肝素,黄疸溶血,FDPs和乳糜血不影响测定结果。乳胶颗粒加强免疫浊度比色法是性价比高、检测快速方法

    临床意义

    很多凝血系统成分降解产物作为作为血栓栓塞性疾病潜在诊断标志物。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D是仅有常规应用对DVT PE DIC有益临床标志物。冠心病和其他血管疾病,癌症、外伤、怀孕、感染和炎症性疾病、严重肾脏损伤、近期进行过手术、老年患者,循环D-D也是升高的。因其监测DVT PE特异性较低,限制了其临床用途。同时各类POCT与中心实验室D-D测定方法很多,结果也经常相互矛盾,实验室内变异也是限制D-D应用的不利因素。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