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概述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应用

2022.10.30

  用杆状病毒做载体,可高效表达外源基因,到目前为止已有几百个包括动植物、病毒、细菌、真菌的基因在昆虫细胞或幼虫体内得到高效表达。这个表达体系的主要特点是可以获得大量抗原性、免疫原性较好的,与天然蛋白功能相似的可溶性重组蛋白。这一特点优于细菌、酵母和哺乳动物细胞表达体系。重组杆状病毒感染昆虫细胞后,可以对外源蛋白进行许多真核细胞的转录后加工作用,包括糖基化、磷酸化、酰基化、正确的信号肽切割、蛋白水解以及适当的折叠作用,而且还可将重组蛋白聚集定位于天然蛋白的同一细胞器上,还能进行适当的寡聚化装配。因此是表达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的理想载体。

  由于这个载体系统独特的性质,使其被广泛地应用于药物开发、疫苗、促生长因子、癌基因、抑癌基因蛋白产物、某些致瘤病毒蛋白、免疫活性分子、基因表达调控等多个领域的研究中。重组杆状病毒的高效表达为获得大量的类原型蛋白及其功能研究提供了可能。对于某些寡聚蛋白而言,若只表达其中某一成分并不能获得非常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因为这些特性不仅体现在蛋白质一级结构中,而且还与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多个蛋白成分的相互作用有密切关系。因此,若能通过表达多个蛋白成分,并使之在特定环境中进行寡聚化装配,获得蛋白有效的空间构象,必然对提高免疫反应的敏感性,了解蛋白成分的相互作用极为有利。所以,近年来利用该系统表达寡聚蛋白质的研究尤其引人瞩目。Roy等[14]在1996年采用杆状病毒多启动子表达载体成功的进行了蓝舌病毒(BTV)外壳蛋白VP3、VP7、VP2、VP5的共表达,发现当VP3、VP7共表达时可形成BTV类核心颗粒,而同时表达4种成分时可形成不含病毒核酸的类病毒颗粒(VLP)。VLP的获得对了解病毒蛋白在细胞中的装配过程和研究各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这类VLP与天然病毒粒子有极为相似的空间结构,这种特定的构象必然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VLP的研究为发展有效的基因工程疫苗和敏感的诊断试剂提供了新的思路。杆状病毒具有多种优点,是十分有发展前景的表达系统。目前,研究及应用最多的杆状病毒系统为AcNPV,尽管它可感染30多种细胞,但主要在Sf细胞中繁殖,因此,对于其它细胞是否易感,以及外源蛋白表达水平、转录后加工等问题还需进行深入研究。如果在产物纯化过程中有昆虫细胞蛋白的掺入,则可能在应用时引起哺乳动物的过敏反应,因此,如何纯化产物,使其导致的过敏反应降到最低限度是十分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问题。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