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北京理工大学任命80后副校长,28岁时已是北理工教授

2019.11.14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召开干部教师会,宣布项昌乐同志任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魏一鸣同志任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同志任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其中,王博是唯一一位“80后”,今年仅37岁,而他在28岁时就已成北理工最年轻的教授、博导。

图片.png

  人物简介:

图片.png

  王博,男,汉族,1982年10月生,陕西扶风人。2011年6月参加工作,200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理学博士,教授。王博同志2004年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2006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 of Michigan, Ann Arbor)获硕士学位,2009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获博士学位。2015年10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2016年6月任化学与化工学院常务副院长;2017年11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从事新型纳米多孔材料、开放框架聚合物理论与设计及其在关键分离过程、环境防护以及能源气体生产与储能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在Nature、Science等学术期刊上发表60余篇论文,论文SCI他引超过8000次;获美国授权ZL6项,获中国授权发明ZL3项。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第二批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引进青年项目。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北京青年五四奖章。担任国际IZA学会MOF Commission常务理事,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学报和Scientific Reports 等杂志编委。

  【北京理工大学新闻网】王博:北理工“80后”教授,用创造成就不凡

图片.png

  2000年,高中毕业的他被免试保送至北京大学就读化学专业;

  2004年,他放弃世界前100强企业的offer,毅然前往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师从诺贝尔化学奖提名人Omar M. Yaghi教授;

  2008年,他用两年半时间提前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毕业;

  2011年,他放弃优厚待遇,回到祖国,将学术之根扎于北京理工大学……

  王博是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教师,28岁时入选“北京理工大学杰出中青年教师发展支持计划”,成为学校最年轻的教授、博导。他作为第一作者或主要完成人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多篇文章,是“2015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英国化学会“2008年度十大前沿化学技术奖”以及“美国能源部新兴绿色技术奖”获得者,学术成果被英国BBC、美国纽约时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几十家国际媒体报道。这位“80后”杰出学者,在自己人生轨迹上踏实前行。

   “我选择了北理工,它给了我更大的舞台”

  “博士毕业后,我开始寻找国内的科研平台,最终被我们北理工所吸引,它有着深厚的国防底蕴,雄厚的科研实力,优秀的科研成果,它广阔的科研平台、浓厚的学术氛围,尤其是纳贤人才的态度,成为我回国工作并扎根北理工的最主要原因”,王博说。

  王博在读博期间便创造出一种材料,被美国Wired杂志评为“十大绿色科学技术”。“在国外工作时,我经常会想,如果自己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在国内进行转化应用,那对国家的发展会不会带来一些新鲜的血液呢?”王博这样想,也这样做了。2011年,他回到中国,诞生于延安、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深深的吸引了这个盼望“回家”的陕西学子,让他更加看重的,是北理工人在其红色历史中所展现出的使命与担当,还有他们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踏实学风,不务虚声、不图虚名的务实精神。同年9月,在美国学习工作了8年的王博,放弃掉美国的绿卡,放弃掉美国公司的股份,放弃掉在美国的所有,毅然入职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开始了他创造人生的新起点。

  2011年,王博作为“校杰出中青年”入校。至今,王博已荣获11项发明ZL,其中两项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图片.png

  “到学校工作以来,我深深的感觉到了学校对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的高度重视。”王博说。学校为其配备科研实验室,并在科研经费上给予了王博大力支持,鼓励他申请科研项目,并逐步提高项目水平。“学校始终倡导我们做有益于国家、社会的优秀大学教师和高级科技人才。”他介绍说,“我们学校拥有的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众多高水平的研究交流平台和仪器设备平台为我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研工作中,王博始终坚持创新,取得了重要的创新成果。他在国际范围内首次提出并发展了纳米穿插编织(Interweaving)和合成后聚合(PSP)等金属有机骨架(MOF)薄膜材料的新颖的设计合成方法学,实现了MOF材料的功能化与器件化,赋予MOF薄膜在爆炸物检测和绿色储能等领域的新功能和新应用。他立足新型MOF薄膜材料,在已取得的成果基础上,将研究领域拓展到国防安全等重大国家需求上,取得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科研成果。

  自2011年入职以来,王博已作为通讯作者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Chem. Sci.、Coord. Chem. Rev.、Chem. Commn.、J. Mater. Chem. A、Energ. Environ. Sci.、Chem. Commn.和Chem. Eur. J.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篇。正是他勇于创新的精神,突出的科研成果,王博获得了“2015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这一奖项自1983年设立以来,每年从全国化学工作者中评选出不超过10人,这是我校首次有教师获得该荣誉。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我爱北理工这方为师的舞台”

  “教师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科书。”这是王博一直以来的育人理念。他认为,学校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学习平台与环境,每一位教师都应当以“学术为基,育人为本”作为第一价值追求,将教书育人作为第一职责,用科研工作反哺教学工作。

  王博讲到,化学学院自2014年迁入良乡校区,学院努力为师生们营造良好的学术和创新人才培养氛围,不断增强服务能力。

  “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耳濡目染身边像‘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杨国昱教授等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同我们一道,共同为学院、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做出自己的努力。学院曲良体教授,不仅在学术上有着较高的造诣,在人才培养方面更有着突出的成绩,他培养的学生们蝉联四届北理工徐特立奖学金特等奖,是我们青年教师的榜样。”王博就在这样的育人氛围中言传身教,为学生引领专业的发展之路,点亮化学的奇幻之灯,指导学生在繁复的结构式下博弈,道出富有哲理的人生。

  对于自己的工作,王博坦言自己十分热爱它。他悉心指导学生的学习、科研,全身心投入,工作至凌晨更是家常便饭。一次王博在办公室一直工作到十二点半,离开时发现自己被锁在了办公楼里,然而他却依然经常在工作中不经意的忘记了时间。他常说:“做老师,如果能够对一名学生、一个家庭有所影响、有所帮助,这也是善莫大焉的事情。”王博的学生陈宜法博士这样评价他的老师:“遇到王老师是我的幸运,王老师对我们的指导不仅仅在于学业,更影响我们一生。曾经我的关注点仅仅在眼前的科研任务,而如今却已经开始学会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

  王博十分关注学生的发展与能力培养,他努力为学生们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开阔学生眼界,也积极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王博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告诉同学们:“本科阶段在搞好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做一些科研对工作以后发展大有裨益,尤其是把学术作为追求的同学”。他鼓励学生主动查阅文献、自己写文章、修改文章,培养扎实的学术功底和良好的习惯,“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想别人之不敢想,做别人之不敢做”,王博说。正基于此,他培养的多名学生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Chem. Sci.、Coord. Chem. Rev.、Chem. Commn.及J. Mater. Chem. A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多篇科研成果。2012年,他被评为“北京理工大学十佳教师”。

  “在北理工的舞台上,追寻我的人生梦想”

  “导师不但是我学术的导师,更是我人生的导师。”

  在大家看来,1982年出生的王博求知旅途一路平坦。事实上,与大多数人一样,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他也曾面临纠结与选择。然而每一次攀登高峰的选择,都源于他对自己的高要求、高标准,也正是这种内动力,让他在学术路上偶遇恩师Yaghi教授,促使他不断创新、不断创造历史。

  王博大学毕业前曾实习于宝洁公司,面对唾手可得的诱人offer,他并非没有心动,“上学时觉得自己对书本知识掌握通透,然而在实习期间发现知识完全不够用。企业内严格实施‘学者治企、博士管理’的制度,如果真的想要有所发展,我觉得自己还是需要用另一种方式开阔眼界。”

  带着这样的想法,王博从他拿到的11所给予全额奖学金的国外知名大学offer中选择了美国密歇根大学,师从国际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提名人Omar M. Yaghi教授,开始了他在化学领域的科研之旅,也为他在北理工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外4年的硕博生涯,王博依然没有选择“平凡之路”。他一边跟随Yaghi教授学习深造、提高能力,一边走入“工业界”、“学术界”,不断开拓自己的眼界,他将创新作为自己科研的宗旨,将科研成果积极进行转化,完成一项又一项的科研任务。

  “具备某种有用的素质是我学习的动力,而在学习中创造,在创造中改变生活是我最终的目的”,王博说。带着这样的源动力,王博在研究生期间,便做出出色的成绩,Yaghi教授更是给予了“Bo is creating history right now”(王博现在正在创造历史)的极高评价,也正是这样的评价,更加坚定了王博对科研的选择,“如果我们的工作,能对这个社会有一点点的影响和改变,也就实现了我们的人生价值”,在科研工作之初,王博就已经把科研融入为国家、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追求中。

  王博长期从事新型功能多孔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功能化修饰及其应用研究工作,之后参与了部分材料的规模化量产、工业性能评估和催化性能研究等工作。这些产品已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100吨/年),年产值可达上亿美元,并已逐步推广到氢燃料电池、车载吸附式天然气系统(ANG)以及工业气体纯化等领域。

  王博在北理工的学术道路上,为自己设定既定目标和长远目标,将科研工作与国家、社会发展融为一体。他认为,作为国内的科研工作者、化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应致力于环境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是王博的梦想,他的北理工梦,更是他的中国梦。

  2015年,在学校的统筹安排下,王博课题组随化学学院整体迁往良乡校区。学校新建了工业生态楼,实验场地和条件得到更好保障;学校领导也多次前往良乡校区指导工作,对王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和评价。新环境下,王博不忘初心、坚定前行,不断发扬北理工人“家国天下”的社会情怀、坚韧创新的时代精神,用王博的话说:“在学校,我时刻感受到北理工的情怀,我愿与众多的北理工人一道,在学术与育人的道路上,追求属于我们的不平凡,实现我们自己的北理工梦想!”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