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儿童颅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病例报告-2

2022.1.21

1.5 后续治疗

 

患儿术后出现皮下积液及反复发热等情况,多次抽取积液加压包扎后头皮无法贴附,予以皮下置管引流,1周后引流量减少,患儿皮下积液消失,拔除引流管后未见复发。术后加用激素治疗(泼尼松40 mg口服,每日1次)及化学药物治疗(氨甲喋呤+6-巯基嘌呤+强的松方案联合达沙替尼)。患儿目前化学药物治疗结束,后续病情稳定,随访8个月预后良好,复查未见肿瘤复发迹象(图1D)。

 

2. 讨论

 

RDD的典型表现为无痛、对称性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发热及白细胞升高,常发生于儿童及20岁以下的青少年。但RDD是一类可以发生于全身各系统的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发生于淋巴系统外的RDD占全部RDD的比例大于40%,故该疾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发生于淋巴系统外的RDD表现出相对应系统的不典型症状。

 

颅内RDD则经常表现为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以及各种占位效应,如肿瘤累及鞍区可能会造成视力缺损及内分泌功能障碍,累及脑室系统可能会导致梗阻性脑积水,甚至引起昏迷死亡等。

 

目前,对于颅内RDD的初步筛查与诊断依然缺乏特异性方法,影像学上与颅内脑膜瘤、嗜酸性肉芽肿等疾病容易混淆。目前有部分学者提出了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来鉴别颅内RDD与脑膜瘤,但受限于敏感性及技术水平等因素,实施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

 

病理学检查为该病的诊断金标准,RDD在电子显微镜下组织学表现为不同形态的组织细胞、浆细胞与淋巴细胞,形成“明暗相间的结构”。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中,S-100与CD68两项结果呈阳性对于RDD的诊断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高。手术治疗为治疗颅内RDD最为直接而有效的方法。

 

但本例中,因肿瘤体积大,且颅骨骨质破坏较严重,初步考虑为患儿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血液系统疾病或侵袭性脑膜瘤等的可能性大,存在非手术治疗可能性,且直接手术治疗需要考虑肿瘤切除范围、神经功能保留程度、颅骨是否要丢弃等问题。先行立体定向活体组织检查能够初步帮助判断其病理性质,为进一步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除手术治疗外,辅助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激素治疗)对于颅内RDD也可能起到一定的控制与治疗效果,部分病例类固醇治疗效果显著。本例患儿尽管做了肿瘤全切,但其受累的骨质及硬膜范围较广,难以做到全部切除。因此,术后仍有必要进行化学治疗及激素治疗。

 

目前,有部分学者认为RDD可能是一类IgG免疫相关性疾病,体现在激素治疗对于个体的差异性上。本研究显示:在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中,淋巴细胞中IgG4阳性细胞数量占比高的患者类固醇治疗效果要优于IgG4阳性细胞占比低的患者,治疗效果与阳性细胞占比呈正相关关系。这也为激素治疗颅内RDD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儿童颅内RDD是一类可以采取多学科联合治疗的良性疾病,但该病的治疗目前仍缺少相关规范化的治疗指南,手术治疗是最直接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放射、化学药物和激素治疗可能对部分患儿有效。同时作者认为对于肿瘤累及骨质和硬膜范围较广的患儿,术后也应考虑实施化学药物和激素治疗,以巩固疗效。对于病情较重、肿瘤较大且有进展趋势的患儿(如本病例),明确诊断后以手术为主,联合放射、化学药物和激素治疗等为目前的治疗趋势;手术在考虑保护神经功能的同时力求全切;因手术伤口创面广、瘤腔体积大、硬脑膜破坏严重,须积极有效地预防术后皮下积液及颅内感染等并发症。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