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稳定支持”需要“竞争基础”

2013.9.06

  近年来随着科研投入的不断增加,科技界要求增加经费稳定支持的呼声越来越高,理由是重大科学发现都是“十年磨一剑”,只有长周期的经费稳定支持才可以奏效。科学研究活动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虽然充满不确定性甚至偶然性,但是持续不断的知识积累是科研取得突破的重要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对科学研究活动的持续稳定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现实操作中,我们需要区别两种类型的“稳定支持”,一种是对从事科研活动的机构的支持,另一种是在竞争择优中对某个特定研究领域的支持。这两种类型的“稳定支持”有着不同的政策含义。

  “对机构稳定支持”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保证该机构的科研人员在一定时期内专心从事科研活动,而不必耗费相当多的时间去申请项目,例如目前国内针对科研机构设计的基本科研业务费、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经费等大多属于这一类型。但是这种支持方式也存在问题,一是存在所谓的“偷懒”,由于缺少竞争、监督成本高等原因,科研人员可能会“磨洋工”。另一个问题是所谓的“分层”,在这种支持方式下,研究课题的方向和内容确定基本上是由机构内的“大人物”主导,年轻人若是想创新,获得支持的机会相对困难。

  与这种类型的稳定支持相对应的是所谓“竞争择优”。基于“同行评议”的竞争机制,可以使得科研人员保持一定的科研活动“生产率”,年轻人也会有自由探索、脱颖而出的机会。但这种支持方式也有缺陷,科研人员要耗费不少的精力去申请项目,应对检查评估。美国国家科学院的一个下属机构2005年进行了一项“科研人员负担调查”,发现科研人员平均要花费42%的科研时间去应对政府科研项目的各种申请和检查,2012年又进行了一次调查,结论基本没变。另一个问题是,科研人员为争取经费支持,很可能提出很多“短平快”项目,甚至可能会用某些快做完了的项目去申请经费。

  无论是对机构的“稳定支持”还是科研项目的“竞争择优”,都各有利弊,实践中通常做法是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从政府宏观管理的层面上看,两者的经费支持比例大致相同。

  对于当前国内科研机构的稳定支持,已经有了不少的探索和实践,但始终未能有效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人员流动机制的缺失”。国外的大学、科研机构通常会有类似“非升即走”、“终身教职”这样的制度设计,“终身教职”可以看作是一个进入科学研究领域的门槛和信号,无论你花费一年还是十年时间,只要你能获得终身教职,就说明你具备从事科研活动的素质和能力;如果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得到,只好转行另投它途,别干这行了。

  目前国内缺乏这样的制度设计,加上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社会上求安稳怕风险的氛围,造成的结果就是大学、科研机构的人员流动不畅,科研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对那些不适合搞科研的人,由于缺乏淘汰机制,只能不断进行“垃圾论文”的“再生产”。从这个意义上讲,把“垃圾论文”的产生归罪于科研活动评价机制不合理,根本就是个伪命题,归根结底还是那些“论文生产者”的能力问题。

  因此,稳定支持机制还发挥效力,必须要有相应的“竞争”“淘汰”机制做支撑,否则投入再多的钱也是浪费国家钱财。而这种人员竞争淘汰机制的建立是非常困难的,既触及灵魂,也触及利益。在用人制度改革不到位的条件下,只能更多地采取项目竞争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某些科研机构非但没有进行调整重组,反而进行规模扩张,而且都要财政经费支持,不管花的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的钱,最终都得纳税人“买单”,如此下去,政府财政将是“不能承受之重”。

  对于第二种类型,即在竞争择优中对某个特定研究领域的稳定支持,不能一概而论。从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总体上我们还不具备站在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引领创新潮流的能力,更多的是“跟近”国外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如果这就是所谓“短视行为”,那只能说是中国科技的“无奈”。另一方面,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领域的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今天看似前沿的东西,可能过不了多久就是一项寻常之物。一个科研领域是否还有发展潜力,看看这个领域里同行们新发表的论文和新增ZL的数量就知道了。如果一位科研人员打算一辈子在一个研究领域“坚守”,我们除了佩服这种执着的精神之外,可能要对其辨识科研方向的能力打个问号。

  而那些对于国家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科研领域,持续不断的支持是必须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开始部署超级计算机的关键技术攻关,历经20多年的艰苦努力,才取得了“天河”系列这样骄人的成绩。类似青藏高原野外科考、冰川调查这样的重大科研活动,国家也一直在进行持续的经费支持。

  一直以来,科技界呼吁为科研人员创造更加宽松、良好的研究氛围,科研人员也希望能够“安心搞科研”。国内外的实践表明,除了在政策、管理方面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需要设计必要的约束机制和竞争机制。如果没有竞争的氛围,所谓“稳定支持”就可能是死水一潭,人浮于事,稳定支持的对象也要通过“竞争择优”来确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并重,将是今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着力点。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