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祝贺!6位华人当选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和外籍院士

2020.10.21

  2020年10月19日,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Medicine,NAM)公布了2020年新当选的院士名单,梁锦荣、李飞飞、刘如谦、宋红军、庄小威当选,王辰院士当选外籍院士。祝贺他们!

banquan24.jpeg

  Kam W Leong(梁锦荣),美国工程院院士、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

  Kam W Leong教授于198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博士学位,之后先后在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和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从事教职,于2014年9月加入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目前主要从事纳米医用材料、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尤其在药物输送和非病毒载体基因输送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迄今已在Nat. Med., Nat. Mater., PNAS, ACS Nano, Biomaterials等期刊发表论文330 余篇,他引36000 余次。Leong教授目前应邀担任Biomaterials主编及Nano Today, J. Control Release, Mol. Ther. 等多个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的编委。

banquan24.jpeg

  李飞飞博士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首位“红杉资本教授”,也是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的联席院长。她于2013年至2018年担任斯坦福大学AI实验室主任。从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从斯坦福大学休假期间,她担任Google副总裁,并担任Google Cloud AI / ML首席科学家。李飞飞博士于1999年以优异的成绩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并于2005年从加州理工学院获得电气工程博士学位。她于2009年加入斯坦福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在此之前,她曾在普林斯顿大学(2007-2009)和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2005-2006)任教。

  李飞飞博士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以及认知和计算神经科学。她在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近200篇科学文章,包括《自然》,PNAS,《神经科学》,CVPR,ICCV,NIPS,ECCV,ICRA,IROS,RSS,IJCV,IEEE-PAMI,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李飞飞博士是ImageNet和ImageNet Challenge的发明者,ImageNet Challenge是一项重要的大规模数据集和基准测试工作,为深度学习和AI的最新发展做出了贡献。除了她的技术贡献外,她还是倡导STEM和AI多样性的全国领导者。她是国家非营利组织AI4ALL的联合创始人兼主席,旨在增强AI教育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李飞飞博士在许多学术或有影响力的会议上担任主讲嘉宾,其中包括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格蕾丝·霍珀会议和TED2015主会议。她是ACM的院士,曾获得2019年IEEE PAMI Longuet-Higgins奖,2019年国家地理学会进一步奖,2017年雅典娜学术领导奖,IAPR 2016年JK Aggarwal奖,2016年IEEE PAMI Mark Everingham奖,2016年nVidia先锋奖AI奖,2014年IBM院士奖,2011年Alfred Sloan院士奖,2012年Yahoo Labs FREP奖,2009年NSF CAREER奖,2006年Microsoft Research New Faculty Fellowship等。李飞飞博士实验室的工作已在各种杂志和报纸上发表,包括《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财富》杂志,《科学》,《连线》杂志,《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金融时报》等。她被《 ELLE》杂志评选为“ 2017年科技女性”,被“好管家”杂志评为“ 2017年杰出女性奖”,被《外交政策》杂志评为2015年全球思想家,并被卡耐基大学评为“ 2016年大移民:美国的骄傲”。

banquan24.jpeg

  刘如谦教授于1994年以同班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求学期间师从E. J. Corey教授,专注于固醇生物合成研究。在伯克利大学攻读博士期间,他师从Peter Schultz教授,创新性开启了细胞内遗传密码子的研究工作,于1999年获得博士学位并成为哈佛大学助理教授。2005年提升为正教授后,刘如谦教授开始担任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单碱基编辑技术(Base editing)、噬菌体辅助持续进化(PACE)和以DNA为模板的化学合成(DNA-templated synthesis)是刘如谦教授实验室最具代表性的三项前沿技术,其中单碱基编辑作为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入围《科学》杂志最终评选的2017年年度四大突破。

  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刘如谦教授荣获罗纳德•布雷斯洛奖(Ronald Breslow Award)、纯化学奖(Pure Chemistry Award)以及亚瑟•科普学者奖(Arthur C. Cope Scholar Award)等多个国际大奖,并于2017年入选《自然》全球十大科学人物。刘如谦教授是60多项已公开授权ZL的发明人,发表论文超过160篇。同时,他也是Editas Medicine、Pairwise Plants和Beam Therapeutics等五家生物技术公司的创始人或联合创始人。

  banquan24.jpeg

  于1992年获北京大学学士学位、1995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学博士学位,1998-2002年在美国索尔克研究院霍华德•休斯从事博士后研究,2003-2007 Johns Hopkins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系细胞工程研究院助理教授,2007年起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现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学教授、细胞工程研究所干细胞项目负责人。

  宋红军博士的研究领域主要是调控成人神经系统的干细胞的特殊细胞形态的消失和分化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和它们在成熟中央神经系统环境里的迁移、引导及神经细胞后裔的突触神经的综合。并在成人神经系统的干细胞和神经发生的调控机制有新的发现。

  为了应对紧急的全球健康问题,他的团队及时发现了寨卡病毒感染的发病机理,机制和治疗方法。

  banquan24.jpeg

  庄小威,1972年1月出生于中国江苏省如皋市,生物物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物理学双聘教授 。1987年庄小威考进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1991年19岁时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之后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留学;1996年博士毕业后进入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师从朱棣文;2001年进入哈佛大学任教,先后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2005年被聘为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2006年被聘为哈佛大学化学和物理双学科正教授,并在哈佛大学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单分子生物物理实验室;201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庄小威主要研究工作为发展和使用单分子生物学及生物成像技术以及超高分辨生物成像技术,用以研究体外及活细胞中生物分子及其分子组装过程

  

banquan24.jpeg

  王辰,1962年8月出生于山东德州,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