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一例喉部浆细胞肉芽肿病例分析

2022.3.15

资料


患者男性,31岁。因声音嘶哑、喉痛2个月于2015年4月20日入院。声音嘶哑进行性加重,伴喉痛,无吞咽障碍及呼吸困难。咽部、口腔检查及喉部触诊未见明显异常。


电子喉镜检查:双侧声带前端及前连合可见新生物,色灰白,表面欠光滑,双侧声带活动好,闭合欠佳(图1A)。喉部平扫+增强CT扫描显示:声门区占位,双侧甲状软骨板受累破环(图1B、1C)。其他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因黏膜表面麻醉下纤维喉镜手术配合欠佳,于4月23日在全身麻醉下行支撑喉镜下喉肿物取活检术。



图1 A.电子喉镜显示:双侧声带前端及前连合新生物,色灰白,表面欠光滑;B:咽喉轴位CT显示:声门区占位,双侧甲状软骨板受累破环;C.增强扫描可见肿物呈不均匀强化;D:放疗后半年,复查电子喉镜显示喉部结构基本正常,无复发


术后病理结果示:纤维血管组织增生,伴慢性炎症及炎性肉芽组织增生。上级医院会诊结果:浆细胞肉芽肿(PCG)。术后1周患者转至综合性医院行放射治疗,共计13次,总量26 Gy。治疗后患者声嘶及喉痛症状明显改善,随访至2015年11月18日,复查电子喉镜基本正常,无复发(图1D)。


讨论


PCG是一类肿瘤样炎症反应性病变,最早由Bahadori和Liebow于1973年描述并命名。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肺,偶有神经系统、头面部和消化道等部位相关报道,而发生在喉部者少见。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部分学者认为是病毒感染所致。如人乳头瘤病毒8型及EB病毒可能在PCG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一定作用;部分PCG患者合并高丙种球蛋白血症或高胱氨酸尿症,因此又有人推测可能与人体免疫功能障碍有关。


此外,局部创伤或手术损伤后发生的变态反应亦可能为其重要致病因素。Do等提到喉部PCG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3岁,好发于声带、声门下或杓会厌皱襞等处。临床表现多为声嘶或发生困难,偶可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咳嗽、咳血及耳痛。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消瘦、全身乏力等症状。


该病临床确诊十分困难,主要依靠肿瘤组织活检或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显微镜下可见病变以弥漫排列的成熟浆细胞为主要成分,伴有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炎性细胞,含有大量过碘酸雪夫染色阳性的Russel小体,分布于车辐状排列的胶原纤维和大量新生毛细血管之间。病理诊断时需要与纤维瘤病、淋巴瘤、髓外浆细胞瘤等疾病相鉴别。


在影像学诊断上,本病例可见甲状软骨前端明显骨质破坏,具有典型侵袭性恶性肿瘤表现,增强CT扫描可见不均匀强化,与Ni等的报道一致。此外,有文献报道:PCG在MRI中表现为TW1等或稍低信号,TW2轻微高或等信号,当注射Gd-DTPA TW1强化明显。然而上述影像学特征在诊断PCG中并无特征性表现,只能作为辅助诊断。


PCG依据其肿物原发部位及侵袭程度具有不同的治疗原则。对于能够手术切除的PCG,手术切除即可达到很好的疗效。对于病变范围较大、病变严重而不能彻底切除或病变位于不宜手术切除部位等情况,均可采用放射治疗和(或)联合激素治疗。


也有学者认为,可给予20~60 Gy低剂量放疗。但是因为缺乏系统的相关研究,且多为经验性治疗,目前在放疗剂量及范围要求方面尚无统一标准。有学者提出头颈部肿瘤手术切除可能导致感觉和功能受损。本病例考虑甲状软骨前端骨质吸收破坏较重,经活检病理确诊为PCG后行单纯放射治疗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大剂量激素单独应用可作为适宜的治疗方案,如激素治疗不敏感则建议手术或进一步放疗。


综述所述,PCG因其发病率较低,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往往容易造成误诊。需加强对本病的认识。病理学检查可作为最终确诊依据,根据肿物原发部位及侵袭程度在手术、放疗或联合激素治疗等方案中做出适宜选择。然而本病缺乏大宗病例疗效的报道,不同治疗方案的长期预后亦不确定,因此做好长期随访工作非常必要。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